省委第三巡视组党支部在青海师范大学“两弹一星”精神展览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省委第四巡视组党支部召开全体党员大会进行支部改选。
省委巡视机构召开党建暨巡视业务交流座谈会。省委巡视办供图本报记者 王煜鹏
巡视是政治巡视,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性制度安排,本质是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履行党的领导职能责任的政治监督。
近年来,青海省委巡视机构深刻把握这一核心要义,坚持“党建引领业务、业务彰显党建”的工作思路,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构建党建与巡视业务深度融合的工作体系,推动省委巡视机构党组织实现政治功能与组织功能双提升,为巡视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铸魂强基:
政治引领把准巡视“方向盘”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省委巡视机构始终将强化理论武装作为提升政治引领力的根本途径,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
“进驻前的这次专题学习太及时了!让我们对民政领域的方针政策、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有了更深刻的把握,巡视监督的靶心更准了。”一位进驻省民政厅的巡视组干部在参加巡前专题学习后深有感触。这正是巡视机构构建“分层分类+靶向聚焦”学习体系的生动缩影。始终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建立党总支领学、党支部研学、党小组深学、党员自学的机制,并创新增设“被巡视单位核心职能专题研学”环节。各巡视组在进驻前,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党中央决策部署、行业政策法规及省委工作要求,确保巡视工作紧扣中央精神和青海实际。
理论学习的效果,最终要体现在发现问题、推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上。巡视机构着力推动“理论学习+问题发现”深度转化,引导干部自觉从党的创新理论中寻找分析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提升从政治高度审视业务问题的能力。“过去可能更多关注具体业务问题,现在学会了首先从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上去衡量,看得更深、更远了。”一位资深巡视干部谈到变化时如是说。
为开阔视野、提升本领,省委巡视机构不仅每年在巡视前举办全员业务培训,邀请中央巡视组专家、省纪委领导、财经审计领域能手授课,还积极“走出去”。近三年,组织干部赴浙江、湖南、山东等11个省份学习考察。2025年9月举办的省委巡视机构党建暨巡视业务交流座谈会上,来自中央巡视组的经验分享让与会者直呼“解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些先进理念和方法,为我们破解监督难题提供了新思路。”一位巡视组副组长表示。
固本强垒:
组织优势凝聚巡视“战斗力”
巡视组任务重、节奏快、人员来自各行各业,如何迅速形成战斗力?临时党支部的作用至关重要。省委巡视机构坚持巡视任务开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管理监督就跟进到哪里。
“我们组一成立,第一时间就选举产生了临时党支部,明确了支委分工,组织生活马上正常开展,大家虽然来自不同单位,但很快就找到了归属感,拧成了一股绳。”省委第二巡视组党支部书记介绍道。针对巡视组“临时组建、动态调整”的特点,省委巡视机构要求各巡视组在每轮巡视动员会后三个工作日内及时召开党员大会,改选党支部和党小组。合理安排党员任务分工,让有党务工作经验的同志担任党务工作,确保党组织从工作初期就有效运转,成为凝聚人心、攻坚克难的坚强战斗堡垒。
针对巡视办“统筹协调”与巡视组“一线监督”的职能互补,省委巡视机构积极探索“组办融合+岗位轮换”机制。一方面,建立“双向岗位轮换”制度,每年安排巡视办干部“下沉”到巡视组跟岗锻炼,熟悉问题发现、报告撰写等环节;同时,选派巡视组业务骨干到巡视办参与统筹协调,深化对巡视全流程的理解。另一方面,由巡视机构党总支牵头,定期开展“组办联合党建活动”,将党课、警示教育、主题党日与业务研讨紧密结合。
“那次联合主题党日,我们深入剖析了某领域腐败案例,不仅受到了警醒,更重点研讨了‘类似问题在巡视中如何精准发现其苗头迹象’,真是既敲警钟又练技能。”一位参加过巡视的干部回忆。这种“案例与业务结合”的模式,使党建活动不再是“空对空”,而是成为提升监督能力的“实战场”。
责任落实是关键。巡视机构构建起清晰的“三级责任”体系,压紧压实党支部书记第一责任人、副书记直接责任人以及各位委员的具体责任。同时,主动加强与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直机关工委等部门的联动,引入“同检查、同指导、同反馈”的工作机制,开展“党建+纪律作风+巡视业务”综合督查,使党建工作真正从“软指标”变为“硬约束”。
赋能增效:
深度融合提升巡视“公信力”
党建成效最终要体现在推动中心工作、服务人民群众上。省委巡视机构将“为民务实”融入血脉,以严实作风和实际成效不断提升巡视公信力。
制度建设是作风建设的保障。省委巡视办陆续制定完善了一系列制度规范,从抽调干部管理到具体行为规范,从党组织管理办法到作风纪律评估,将监督管理贯穿巡视工作全流程。巡视前,省委领导进行纪律谈话,敲响警钟;巡视中,巡视办加强联系指导,及时下发工作提示;巡视后,进行全面复盘总结和综合评估。这套“全流程监管”体系,为巡视干部划出了清晰“红线”,督促其依规依纪依法开展工作。
巡视的威信,源于推动解决问题的实效。各巡视组始终坚持“开门”搞巡视,通过设立“意见箱”、开通“巡视热线”、公布“码上巡”二维码,广泛收集群众意见。“我们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推动解决了一批像不动产办证难、农民工工资拖欠、城市污水管网老化等实实在在的问题,群众感受到了巡视带来的变化,也就更加信任和支持我们的工作。”一位巡视组组长谈到。
融合共促是提升效能的“催化剂”。省委巡视机构大力推动“组办协同”,在信息共享、问题会商、报告把关等环节紧密配合;巡视期间,各巡视组党支部积极与被巡视单位党组织开展“共联共建”主题党日活动,增进理解,营造“同题共答、同向发力”的良好氛围;同时,强化巡视巡察“上下联动”,制定实施意见,形成全省“一盘棋”格局,并通过以巡视带巡察等方式,加强对教育、医疗等重点领域的指导,整体监督效能显著提升。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帆。省委巡视机构通过持续深化高质量党建引领,不断将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监督效能,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海实践提供更加有力的监督保障。
上一篇:全电厨房让校园再添“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