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时评·一线评论|求真的象牙塔容不下“学术南郭”
创始人
2025-11-24 18:42:01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新华社南京11月24日电 国外学术经历和头衔大多无从查实,国内数个科研成果出自同名同姓者……近日,江苏科技大学原“首席科学家”郭某陷入舆论漩涡。学校通报称经调查取证,认定郭某存在严重学术不端行为,按规定解除了与郭某的聘用协议。

长期以来,人们将大学比作“象牙塔”。而“学术南郭”事件像一面镜子,让“象牙塔”里的一些漏洞现形。

大学是做学问的地方,学术的基石正是“求真”。学术能力要看真本事,弄不得半点虚假。“首席科学家”这一头衔,只要名副其实,大家就会不吝惜赞扬。即使有的高层次人才初始学历不突出,经过长期努力,用真真切切的业绩照样博得认可。

求真的象牙塔容不下“学术南郭”。此“学术南郭”曾辗转多地,身份不停切换,最终在高校败露。这也表明,“象牙塔”崇尚真本领,作假者必露馅。

此事也引起人们对科研造假与管理乱象的追问:名不副实者是如何层层过关成为“首席科学家”的?多部门又是如何把关审核的?

江苏科技大学在通报中说,学校深刻认识到在郭某引进过程中存在材料审核把关不严等问题,将严肃问责,同时举一反三,杜绝此类问题发生。人们期待,此事不应止步于通报,要抓住问题症结,拿出纠正科研造假与管理乱象的真举措。

人才是第一资源。近年来,为推动学科发展,不少高校拿出了各种“优厚”条件,设立各类人才计划,大力招引高层次人才,但也存在一些走偏现象,用“数帽子”“数论文”等形式简单量化,进而将资源分配与“帽子”“牌子”挂钩,偏离了考察人才真实能力的正轨,也给打造人设者、包装履历者可乘之机。用严谨的流程炼就“火眼金睛”,徒有其表的“学术南郭”们就会无处遁形。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健康清朗的科研生态是激发创新的沃土。科学求真,来不得半点虚假。守护好这片沃土,优秀的科研人才才能脱颖而出。

来源:新华社

作者: 陈席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23年以来,四川审判质效达... 四川在线记者 秦勇11月2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四川新闻发布厅举行“决胜‘十四五’ 续写新...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第八次代表大...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第八次代表大会24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出席会议并讲话...
小米集团-W(01810)获创... 小米集团-W(01810)发布公告,公司董事会获本公司创始人、执行董事、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兼控股股东...
拼多多的一千亿,花哪了? 来源:略大参考尽管短期影响了利润,但拼多多管理层表示:“平台愿意牺牲自己的利润,为平台生态创造更广阔...
天齐锂业:子公司通过智利法院向... 人民财讯11月24日电,天齐锂业(002466)11月24日公告,全资子公司天齐智利因不服智利圣地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