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全会精神解读·市场最前沿 | 告别“失能的尴尬”,看智慧康养新升级
创始人
2025-11-24 17:57:37

转自:新华社

新华财经北京11月24日电(记者彭韵佳、刘祯)在陕西渭南一家护理院,80多岁的刘奶奶因骨骼肌肉疾病完全失能,每天的护理工作既耗体力又考验耐心。

“以前守着刘奶奶,一天里大半时间都耗在清理大小便上。如今,借助二便智能护理机器人,我能多抽时间陪老人说说话。”护工李冬(化名)说。

这款智能护理机器人专注解决失能群体排便的护理难题。它嵌入在护理床上,感应到第一滴尿液,设备即自动启动,温水冲洗、暖风烘干,全程无需任何人工介入。这既能有效降低护理工作强度,也能帮助被护理者告别“失能的尴尬”。

同样的变化,正在全国多地发生。在四川成都的护理院,一直照顾帕金森病晚期患者储奶奶的护工说:“以前清理时,她总不好意思地把头扭过去。用了机器人以后,老人家话都多了起来。”

科技创新的温度,藏在对人的尊重与关怀里。

谈及设计初心,江苏俏院长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施东说:“让每个失能老人生活得更体面,这就是我们的目标。”

老龄化浪潮下,护理难题早已不是家事,而是社会大事。数据显示,我国失能、半失能老人超4000万。

为让更多失能老人能够享受有尊严、有质量的晚年生活照护,长期护理保险正在全国范围试点并推广,这也给护理行业带来了新机遇。

作为长护险试点城市之一,江苏南通市探索将家用照护床纳入支付范围,其中智能化产品“二便智能护理机器人”价格降幅将超30%。施东说:“借助长护险,这款产品将走进更多百姓家。”

目前,搭载“实时监测系统”的新一代护理机器人已进入测试环节,未来通过手机就能实时查看老人的心率、血氧等健康数据,随着更多新技术的融入,其照护的精准度与便捷性还将持续提升。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耕智能照护,用技术迭代回应市场期待,让科技成为守护老年人尊严的坚实力量。”施东说。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健全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体系,扩大康复护理、安宁疗护服务供给”。

采用仿生结构设计的外骨骼机器人正成为新型智能拐杖、喂饭机器人通过智能捕捉嘴部变化进行喂食、AI多模态照护系统有望让照护更精准……当前,科技与康养的融合正不断走向深入,“老有所护”的承诺正在加速落地。

业内人士表示,长护险的发展需要拥抱大数据与高科技,推动更多智能化辅具设施的应用。

当科技为护理注入新动力,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正转化为行业迭代升级的新机遇。这不仅是护理行业的“智”变,更是民生保障的“质”升。

编辑:刘润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手... 手机照片修图技巧,非常新的照片修图方法,充满中国风的效果,简单又高级。 如果您的照片背景是白色,您将...
三... 相信很多朋友都有在朋友圈分享自己日常生活的习惯。 有时拍的照片太多,朋友圈放不下。 这时候很多朋友就...
有... 有没有可以换天空的p图软件? 很多时候,我们日常照片中拍摄的天气可能不是很好p图软件教程,天空也可能...
A股年内最贵新股,来了 中国A股拟上市公司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24日正式启动申购,发行价为每股114.28元...
金... 1、用户在别迷路资源库下载的所有资源均收集自互联网,仅供个人交流、学习和研究。 不得用于任何商业或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