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集团:“金融控股+市值管理”双核驱动行稳致远
创始人
2025-11-24 12:01:35

(来源:上观新闻)

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合并重组、浦发银行可转债高比例转股、受让上海机电股权、联合锦江国际集团设立产业基金……今年以来,在上海国资国企做强做优做大的背后,总有上海国际集团的身影。

上海国际集团是上海市属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之一。在本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中,上海国际集团锚定“金融控股+市值管理”核心功能,着力构建科学稳健的金融控股体系,有序推进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发挥国有资本引领带动作用,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更加全面,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更加聚焦,改革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上海国际集团继承四十多年发展的历史底蕴,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把国企改革向纵深推进,更好履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上海发展大局的使命职责,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行稳致远。

上海国际集团大厦

金融控股加速成形

以“金融控股”之力,赋能国资金融机构稳健发展,一直是上海国际集团的主责主业。

近年来,上海国际集团全力支持国泰君安、海通证券整合重组,高效完成国资、监管审批以及大股东决议程序,自筹100亿元资金用于配套募资。主动对接金融监管总局,支持浦发银行研究制定资本补充方案,开展二级市场资本运作支持其股价稳定回升,累计出资约147亿元投资浦发银行可转债,以最小投入撬动最大收益,有效实现了支持浦发银行补充核心资本和反稀释目标,支持史上发行规模最大的可转债以99.67%的高比例转股,形成良好的市场正面效应和对其他投资人的带动效应。服务上海要素市场和金融科技中心建设,出资支持上海交易集团设立,助力构建区域性要素和资源统一交易平台,出资参与上海数据交易所筹设,助推数字经济发展;发布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发展指数,打响上海金融科技产业联盟影响力。此外,助力上海农商行规范推进村银改革发展,支持中国太保完成零息H股可转换债券闪电配售,为全市金融国资布局优化贡献力量。

伴随着一次次赋能,上海国际集团“金融控股”的功能性愈发成熟——

金控专业主体逐步成形。调整资产架构、管理架构以及人员配置,专门组建拟设金控公司主体,将注册资本增加至280亿元,达到金控申报条件。组建金控专业部门和人员团队,对金融股权实施统一集中管理,基本形成“架构清晰、管控统一、专业高效”的金控管理运营模式。

股东履职基础不断夯实。新设置专门的金融机构管理部门,集中管理体系内金融股权,从国有大股东角度持续优化对金融机构的管控模式,加强对金融机构法人治理、战略投资、资本使用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股东履职,提高跟踪监测、分析研究能力。在落实对金融机构国资授权基础上,今年承接对金融机构部分考核权,切实履行出资人职责。

金控并表管理持续完善。基本形成金控并表管理框架和金控指标管理体系,完成金控数据仓库一期建设,开展金控指标监测、预警管理,提高金控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探索开展金控风险穿透管理,研究风险偏好和风险限额管理方式,加强集中度和关联交易监测分析,筑牢风险防控底线。

市值管理破题起势

今年,医药领域的一次并购颇为引人注目。上海国际集团出资8亿元牵头设立专项并购基金,撬动35亿元资金,协同上海医药收购和黄药业。这是一次具有战略意义和稳定收益的收购,助力上海医药实现核心业务资源控制权与战略布局优化。

这也是上海国际集团近年来聚焦“市值管理”核心功能的缩影。科学谋划,主动而为,上海国际集团正为上海国资上市公司提升能级探索一条稳健之路。

2024年以来,坚持上市公司需求导向,依托上海国际集团在金融和科创领域投资能力,一批重点项目不断落地见效。

在价值提升上,发挥资本运作优势,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并购等方式,突破内在资源边界,优化资产布局,提升上市公司价值。如,上海国际集团出资3亿元投资培育的新昇晶睿项目,不久前被沪硅产业实施并购,交易完成后有助于沪硅产业进一步整合优质资源,发挥协同效应。

在价值创造上,推动上市公司增强内生动力、优化治理结构、强化竞争优势、提升经营效率。如,上海国际集团联合锦江国际集团合作设立全国首支酒店产业基金,探索“上市公司运营+产业基金持有”的创新模式。再如,出资8.6亿元协议受让上海机电5%股权,作为其战略股东,助力其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价值维护上,通过二级市场增持、配置相关金融工具等操作方式,适时维护上市公司股价稳定,促进上市公司价值实现。如,增持浦发银行、中国太保,已出资超10亿元。通过投资上海国企ETF,对上海国资上市公司板块开展系统性价值维护。

项目频繁落地的基础,是上海国际集团围绕“市值管理”的成体系建设——

聚焦建章立制,在上海市国资委统筹指导下,上海国际集团明确作为“关键第三方”,以市场化手段助力上市公司提升发展质量与核心竞争力,促进国资布局优化。创造性提出“聚焦价值提升、助推价值创造、适时价值维护、优化国资布局”的工作定位,制订市值管理工作方案与制度体系,组建市值管理统筹协调部门和专业队伍,建立责任分工机制,工作框架基本成型。

围绕系统推进,积极参与上海地方国资国企并购重组工作专班,配合上海市国资委加强对上海国资国企并购重组要素资源的统筹协调,推动重点重组项目落地。同时,在并购专班统筹指导下,系统搭建上市公司并购需求库、并购标的库、潜在出资人库及重点项目清单等“四库”,促进供需精准匹配。

着力构建生态,打造多层次、宽领域的市值管理生态体系,探索市区两级联动,丰富拓展市值管理金融工具,引入更多资本投资上海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拓展资本合作上,广泛对接险资、AIC等耐心资本,与国泰海通等五家金融机构签订关于开展市值管理合作的《战略合作协议》。在深化产业合作上,深入调研了大部分上海市属企业集团及区属上市公司,了解企业集团战略发展规划和市值管理需求,与多家企业集团确立市值管理战略合作关系。在探索专业机构合作方面,积极推进与多家券商的研究合作,组织券商开展上海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调研及投研覆盖工作。

科创投资行稳致远

11月23日,上海国际集团旗下上海科创基金与新加坡丰隆星河在沪签订QFLP合作暨上海科创三期基金投资意向协议。丰隆星河拟通过设立5亿元规模的QFLP基金,投资上海科创三期基金,为上海乃至中国科创生态注入了新的国际活力与资本动力。

2025年11月23日,上海科创基金与新加坡丰隆星河在沪签订QFLP合作暨上海科创三期基金投资意向协议。

这是上海国际集团发力科创投资的最新实践。投资,是上海国际集团自成立以来的基因,这家老牌国企以“直接股权投资与产业基金投资”为重要抓手,着力提升投资质效,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当好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直接股权投资方面,上海国际集团聚焦科技创新和上海重点发展产业领域,持续培育新质生产力。近年来,在科创领域直接股权投资约75亿元。其中,投向三大先导产业超40亿元,投资布局了一批明星硬科技企业。集成电路领域,完成从材料、设备、设计、制造到封测的全链条投资布局,如全资子公司国际资管公司联合产业基金国方创新、金浦投资共同布局盛合晶微,以“直投+基金”协同机制精准卡位集成电路先进封装这一关键领域,此后再度增资5亿元,进一步巩固和补强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整体竞争力;出资4.38亿元投资长电汽车电子,围绕链主企业助力上海打造世界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人工智能领域,通过布局燧原科技、沐曦股份等在沪龙头企业,服务相关领域国产替代和创新策源,支持上海打造先导高地。生物医药领域,投资了一批行业技术国内领先的创新企业。如,医疗器械研发制造商汇禾医疗、励楷科技,拥有基因治疗与罕见病等前沿领域药物创新研发技术的惠永药研、天泽云泰。

战新产业精准发力。投向智能汽车、高端装备、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26亿元,重点项目包括智己汽车、航发商发等,有力支持本市产业转型升级。同时,投向与主责主业深度协同的金融科技产业超7亿元,投资长亭未来、云轴信息等一系列细分龙头,着力支持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提高自主可控水平。

支持“五个新城”建设和重点产业集聚区。推动临港新片区长电汽车电子、嘉定新城傲世控、青浦新城川土微等重点项目落地,通过主动投资落地、招商引入、反投引入等形式支持上海科创中心承载区发展。

产业基金投资方面,旗下五大基金在市场打响了“国际”品牌——金浦、国和、赛领、科创、国方,这五大基金管理公司聚焦国家战略和上海任务,累计募集基金规模超1500亿元,重点投资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其中,集成电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领域投资占比分别为41%、21%,早期投资(A轮及以前)投资占比为35%。

充分发挥国资引领带动作用和品牌号召力,上海国际集团集聚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地方国资等多方资源,发起设立长三角二期、上海科创基金三期等新一批旗舰基金,募集总规模达250亿元,进一步提升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等重大战略能级。探索功能性基金市场化运作模式,参与发起设立并作为GP投资运作市级产业转型升级二期基金,支持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链发展培育。

2023年2月21日,上海国际集团发起设立的长三角二期基金正式揭牌成立。

2024年,上海国际集团发起设立上海国资体系内第一支市区联动、专注于“投早投小投科技”的上海国际集团创领一期基金,基金目标规模10亿元,加强对原始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等创新型项目投资。基金成立以来,已系统形成优质储备项目60余个,完成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细分领域前沿硬科技项目的战略性布局,投资金额合计1亿元,在早期项目发掘、科研成果转化及社会资本撬动方面成效显著,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了强劲动能。

此外,旗下基金发挥链主企业聚合带动的“头雁”效应,依托链主企业深入挖掘和培育具有高爆发潜力、高成长价值的早期和成长期公司,与华虹集团、石药集团等链主企业共同设立产业链直投基金,开展产业链上下游布局,促进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

上海国际集团还牵头设立上海国资体系第一支创投类S基金——科创接力一期基金,募集规模15亿元,推动市场开展S策略交易,探索科创产业的资本接力机制。

下一步,上海国际集团将进一步融入国家和上海重大战略,深入实施“金融控股+市值管理”双核驱动战略,着力提升投资与资产管理专业能力,建设具有战略影响力和显示度、国内一流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在服务改革发展大局中展现更高站位、更大担当,力求更多突破、更大作为。

原标题:《上海国际集团:“金融控股+市值管理”双核驱动行稳致远》

栏目主编:崔家琛 文字编辑:崔家琛

来源:作者:张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俄罗斯将被邀请重返G8” 转自:宁波晚报据塔斯社11月23日报道,路透社援引的一份欧洲针对美国提出的解决乌克兰危机建议拟定的回...
冀时评丨河北“三个第一”:于变... (来源:河北新闻网)转自:河北新闻网综合算力指数全国第一、抽水蓄能规模全国第一、钢铁环保A级企业数量...
英力士拟退出中国合资企业,12... (来源:兴园化工园区研究院)以下为机翻!Ineos negotiates exit for Chin...
千亿市场可期!两年试验启动,卫...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我国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建设迈出商业化关键一步。11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202...
依法严厉打击消防领域假冒伪劣犯... 新京报讯 近年来,按照公安部统一部署,公安机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推进“昆仑”专项工作和消费领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