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港口今年绿电发电量突破1亿千瓦时 把“风光”织进港口能源网
创始人
2025-11-24 09:05:57

转自:中国交通新闻网

渤海湾绵长的海岸线上,山东港口潍坊港区4台分散式风机在蓝天白云下缓缓转动,日照港岚山港区分散式风电一期项目风力发电机成功并网发电,青岛港自动化码头正以清洁能源为动力高效运转,烟台港客滚码头的“太阳花”光伏系统成为海岸新景……

近日,山东港口2025年绿电发电量突破1亿千瓦时,意味着节约标准煤约1.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7.5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近420万棵。这不仅是山东绿色港口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其积极践行“双碳”目标、助推交通运输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生动实践。

这场跨越港区、联结产业的绿色革命,有着长远的考量。山东港口着力推动从单一发电供给延伸至全场景深度应用,从被动消纳绿能升级为主动循环增值,持续探索绿电的多元应用,让清洁电力真正“活”起来。

在渤海湾港制氢站,绿电的全场景应用实现了新突破。依托港区4台6.7兆瓦风电机组,这里建成了加氢站和电解水制氢站,加氢站有效满足港区10辆氢燃料电池重卡的每日用氢需求,制氢站年产绿氢90吨。

“我们最核心的创新,是把风电的波动性和氢储能深度耦合。”制氢站负责人秦超介绍,通过智能动态电解制氢技术,风电“弃电”被转化为氢能,用于集装箱及散货倒运车辆等多场景,每年可消纳绿电500万千瓦时,降低制氢用电成本165万余元。这种“风、光、氢”协同的闭环模式,进一步拓宽了绿电综合利用路径,为全国港口能源转型提供了可参照、可复制的技术路径。

山东港口的绿色转型,不是做“独行侠”,而是在实现自身降碳的基础上,将碳足迹管理向供应链延伸,携手共建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港口生态圈。充换电网络的铺展是山东港口绿色转型的重要支撑。2021年,山东港口建成全国沿海港口首座换电站,如今已累计建成19座换电站、550余个充电桩,配备980辆新能源车辆,今年预计充换电量突破7000万千瓦时。岸电设施的全面覆盖让船舶“零碳靠泊”成为现实,非油气化工泊位岸电覆盖率达100%,拖船、渤海湾客船等实现岸电常态化使用。

陆上与海上绿色走廊的建设,则让绿色运输贯穿全程。青岛港先后与巴西维多利亚港、德国汉堡港等签署协议共同推动国际绿色航运走廊建设,潍坊港3条陆上绿色走廊覆盖石灰石、铁精矿、铝矾土矿粉运输,单程最长165公里,配套新能源车辆285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宝丽迪:子公司耀科COFs材料... 投资者提问:COFS材料在电子级化学品提纯这个方向上,主要瞄准的是半导体、集成电路等高端制造行业,这...
古浪 久久为功绘就生态新画卷 古浪 久久为功绘就生态新画卷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金奉乾  初冬,古浪县北部沙区柠条、梭梭等沙生...
甘肃单日用电量创历史新高 国网... 甘肃单日用电量创历史新高国网甘肃电力多举措做好供电保障每日甘肃网兰州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王占东)...
今年产业规模将突破万亿元——冰... 来源:经济日报近期在2025国际冬季运动博览会主论坛上发布的《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5)》...
11月21日A500ETF融通... 11月21日,A500ETF融通(159379)跌3.18%,成交额2509.04万元。当日份额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