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探索“治水、护水、活水”联动机制,推进水资源保护利用——
河湖长治润民生
冬日,凌空俯瞰永泰,“母亲河”大樟溪似灵动丝带,于山林间蜿蜒。悠悠樟溪水直通闽江口城市群、平潭综合实验区,润泽580万群众;两岸产业活跃,“水文章”越写越精彩……永泰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探索构建“治水、护水、活水”联动的全流域治理机制,推动水生态“永葆绿色”、水经济“流金淌银”。
大樟溪似灵动丝带于山林间蜿蜒。记者 包华 摄
“天眼”巡河 织就数字管护网
11月19日清晨,薄雾未散,永泰县河道专管员严生志已手持记录本、操作着无人机,开始新一天的巡河工作。跟随着无人机的高清摄像头,严生志细致地巡视河道,将巡查范围扩展至山区人迹罕至的河段。
去年5月,严生志就在无人机的帮助下,发现洑口乡后亭村一处偏僻河道存在牛蛙养殖污染问题。他第一时间将情况上传河湖生态管理云平台,再由县河长办牵头县检察院、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利局、县生态环境局、洑口乡政府等相关部门,解决了牛蛙养殖场污染排放问题。
“相比传统的巡河方式,无人机巡河更灵活,视角也更广阔,可以及时发现非法排污的可疑迹象。”永泰县河湖物业中心项目经理郑剑锋说,永泰还将构建“AI(人工智能)识别+无人机巡航”巡查体系,进一步提升河道巡查效率与精准度。
永泰在全省率先推出河湖物业化管理服务已有6年,实现大樟溪28条主干支流、260条河段数字化、网格化、智能化管护全覆盖。在数字化管理的护航下,永泰主要流域国、省控断面水质达到Ⅱ类标准,城区饮用水水源、乡镇饮用水水源和农村千人以上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保持较高水平。
区域协同 凝聚治水合力
河湖保护非一日之功,亦非一己之力可为。面对流域治理的跨界难题,永泰县与德化、仙游共同签署司法联盟机制深化生态保护检察协作意见,通过联合巡河,建立跨域执法司法联动、信息共享、案件协办机制,打破行政壁垒,长效推进上下游治水措施协同。
今年6月,永泰县河道专管员在巡河时发现,大樟溪部分流域水体出现浑浊现象。经溯源排查,发现源头为上游一工程施工,加之当时正值暴雨天气,施工影响随雨水扩散,进而对下游水质造成不良影响。
“了解情况后,县河长办、县水利局等部门立即行动,前往施工项目所在的德化县,会商处置方案,并就如何进一步提升大樟溪水环境达成共识。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水体浑浊问题迅速化解。”永泰县河长办工作人员俞育康说。
活水兴业 绘就富民新画卷
在塘前乡莒口村,莒口拦河闸静卧在大樟溪上。“一闸三线”工程的三条输水线路从这里出发,为闽侯、长乐、福清、平潭等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水动力”。而在不远处,网红营地“坠入荒野”顾客盈门,好山好水变成致富“钱袋子”,营业额最多的一天将近20万元。
“守好源头活水,日子更有奔头。”莒口村人江健栋几年前回村创业,带着乡亲们成立莒溪溪谷里农民专业合作社,回购莒溪风景区的经营权。莒口村走上发展“水经济”的路子,每年净收益150万元以上。
始于治水,不止于治水。白云抽蓄电站在水流的一升一降中,实现每年碳减排42.2万吨,创税近2亿元;匠福仙白酒产业园、劳德巴赫啤酒小镇内生产线高速运转、赶制订单,带动酒水产业产值突破30亿元;“樟溪画廊”示范带串联15个国家级、省级乡村振兴重点村镇,推动永泰入选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源头活水不断,永泰县的“水文章”越做越优,一幅山河安澜、秀水长青的幸福图景徐徐展开。(记者 叶欣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