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稿件采写:记者 郭春雨 王鑫
王丛丛 延瑜 崔烘昌
小雪时节,墨香盈城。11月23日,“中汇人寿杯”第七届山东省中小学生作文大赛颁奖典礼在济南圆满落幕。本次大赛由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联合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山东省散文学会、山东省写作学会主办,中汇人寿鼎力支持,以“赓续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少年写作初心”为宗旨,历经初赛的千淘万漉与决赛的巅峰对决,最终评选出优秀指导教师、优秀组织单位、“齐鲁小作家”及最佳潜力奖等多项奖项,为全省中小学生的文学创作之旅画上了浓墨重彩的句号。
群贤毕至,少俊咸集。出席本次颁奖典礼的嘉宾涵盖文学界、教育界与企业界翘楚。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秘书长李庆辉、山东省散文学会秘书长王海峰、山东省写作学会会长韩品玉、中汇人寿山东分公司总经理助理马春国、中汇人寿山东分公司客户服务部总经理刘岩、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总编辑廖鲁川、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教育新闻事业部主任陆鹏等嘉宾莅临颁奖典礼。来自全省各地的获奖学子、优秀指导教师及参赛学校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场属于齐鲁少年的文学盛典。
廖鲁川代表主办方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致辞,他以“文字为桥,连接传统与未来”为核心理念,阐述了赛事的初心使命。他表示,作为深耕齐鲁教育与文化领域的主流媒体,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始终以“记录时代温度,滋养少年心灵”为己任,创办作文大赛,正是为了搭建一方让少年“以文抒怀,以笔传情”的广阔舞台,让汉语之美在笔墨耕耘中代代相传。大赛举办期间,报、网、端、微全媒体矩阵全程追踪,相关报道多次跻身热搜榜单,让写作热潮席卷齐鲁校园;初赛近万篇来稿中,既有烟火气的生活剪影,亦有“黄河涛声里的家国情怀”,这些“不事雕琢却字字含情”的文字,恰是文学最本真的生命力。他向评审专家的慧眼识珠、指导教师的春风化雨与家长的默默守护致以敬意,并寄语学子:“守文字之赤诚,观家乡之烟火,听长辈之往事,让心底的光亮跃然纸上,便是最好的文章。”
作为冠名单位代表,中汇人寿山东分公司总经理助理马春国在致辞中诠释了企业担当:“中汇人寿深耕齐鲁多年,不仅以金融的诚信守护一方民生安稳,更将助力青少年成长视为责任所在。”他表示,此次携手大赛是金融力量与文化教育的温暖相拥,未来将持续为素质教育赋能,让文学梦想生根发芽。
文学界代表亦登台寄语,李庆辉盛赞大赛为“文学新苗的培育沃土”,搭建起校园与业界的沟通桥梁;王海峰提及山东省散文学会全程提供专业支持,希望学子以文字为舟,畅游生活与理想的海洋。
奖项评定环节始终恪守“公平、公正、公开”原则,评审委员会以匿名打分、多轮复核的严谨流程,确保每一份荣誉都实至名归。首批揭晓的优秀指导教师奖,授予了刘倩倩、金桂铭、王忠华、史佳、孔德国、郭媛媛、李燕、孙友香8位教师。组委会评语写道:“他们深耕教学一线,以深夜批注的赤诚、课堂引导的耐心,将文字热爱注入学子心田,为写作梦想浇灌沃土。”陆鹏为获奖教师颁奖,台下掌声如潮,致敬这份“点灯人”的坚守。
随后,济南伯阳高级中学、德州天衢新区德开小学等9家单位斩获优秀组织奖,组委会肯定其“以精心动员播撒文学种子,以扎实举措搭建展示平台,让写作之花遍开校园”。刘岩为获奖单位代表颁奖,济南伯阳高级中学史佳老师作为代表分享经验时坦言,学校通过写作特色活动激发学子热情,此次大赛的亮眼成果,正是校园文学教育的生动缩影,引发全场共鸣。
典礼的高光时刻,当数“齐鲁小作家”荣誉加冕。历经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现场同题创作的层层淬炼与评审专家匿名评审的严苛遴选,时颢源、蒋瑞彤、常清茹、苑冯、郭书睿、金英倚、王小语、秦浚喆、李梓搏、李昱含、祁妙涵、李晨辰、宋鉴衡、曹义轩、邵子萌、张云筱、庄浩博、张依静、侯奕初、宋春璇、高致远、岳安吉、毕海瑞、赵辰兮、张梓潇、吕明远、张嘉怡、杨文萱、李玖烨、隋庆淑、李一诺、丁爱家、柴芃旭、张玳霏、神荟茜、石振轩、马可欣、孙雨彤、陈家豪、董友琪、李钰璇、彭铧玉、刘一涵、李梓睿、徐梓乔、李昊谦、周宸竹、罗英卿、赵云、张昕诺50名学子(名单排名不分先后)脱颖而出,荣膺“齐鲁小作家”称号。
马春国、廖鲁川、王海峰、李庆辉依次为获奖学子颁奖,孩子们手持证书,脸庞上写满了对文字的执着与热爱。
“齐鲁小作家”代表庄浩博分享心得时感慨:“腹有诗书气自华,背后是无数个与笔墨相伴的日夜,是对生活细节的用心捕捉。”朴实话语赢得全场掌声。
最后,于博元等13名学子获颁最佳潜力奖,组委会评价其作品“藏着童真视角的锋芒,载着生活观察的细腻,是亟待打磨的文学璞玉”。韩品玉为他们颁奖并寄语:“今日潜力之芽,明日必成参天之势,坚守热爱,笔耕不辍。”
奖项颁发后,山东省写作学会会长韩品玉结合数十年的写作教育深耕经验,为在场师生带来了关于“AI时代写作价值”的深刻阐释。面对“AI可快速生成满分作文,手写创作是否必要”的疑问,他掷地有声地回应:“那些笔尖流淌的真诚、独有的生命体验,才是写作的灵魂,是成长最珍贵的印记。”他呼吁家校携手,引导孩子“读经典之书,行乡土之路,忆岁月之暖”,让写作回归“记录成长、对话世界”的本质。
典礼尾声,全体嘉宾与获奖代表合影留念,镜头定格下这场文学传承的温暖瞬间。按照赛事安排,获奖作品将通过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全媒平台陆续刊发,打造可供全省师生交流借鉴的文学范本;第八届大赛筹备工作即将启动,未来将继续以笔墨为媒,为齐鲁少年搭建更广阔的成长舞台。
典礼落幕,墨香不散。这场典礼早已超越单纯的荣誉加冕,更是一次文化基因的传承、一场少年心灵的共鸣。墨香虽散,文心永存,相信这些满载热爱的少年,必将以笔为剑,以文为翼,在齐鲁文化的沃土上,书写更多属于这个时代的青春华章。
上一篇:山东加强文旅康养供需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