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面下功夫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 聚焦存量提质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
创始人
2025-11-24 08:41:40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刘倩雯

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城市更新正成为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在召开的全国城市更新工作推进会上指出,城市更新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行动,要着力在规划、资金、运营、治理四方面下功夫,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将因地制宜、探索创新,编制好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建立可持续的城市建设运营投融资体系,通过功能转换、业态升级、品质提升等方式激活存量价值,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

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已从大规模增量建设转向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截至2024年底,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7%,9.4亿人生活在城镇。

编制城市更新专项规划

过去三十年,中国城市经历了规模扩张的高速增长期。如今,城市发展进入存量提质的新时期,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挖掘价值,成为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住房城乡建设部强调,要下功夫编制好城市更新专项规划。这标志着城市更新将告别过去零敲碎打、碎片化的修补模式,转向全域统筹的系统性规划。会议提出,要建立“城市体检与城市更新一体化推进机制”。这就好比医生给病人看病,先通过“体检”精准查找城市的“病灶”——无论是基础设施的短板,还是公共服务的缺失,都要通过体检清单找出来,再通过更新行动这剂“良方”对症下药。

此外,会议明确了“专项规划—片区策划—项目实施方案”的规划实施体系。这一纵向到底的链条,确保了顶层设计的蓝图能够不走样地落地为一个个具体的改造项目,实现了规划与实施的无缝衔接。

构建可持续投融资体系

资金问题一直是困扰城市更新的“拦路虎”。许多更新项目由于公益性强、回报周期长,难以吸引社会资本。对此,住房城乡建设部指出,要下功夫建立可持续的城市建设运营投融资体系。

这一体系的核心在于“统筹”与“撬动”。一方面,要统筹用好各类资金,发挥政府资金的“四两拨千斤”作用,通过财政资金的引导,增强项目的信用和吸引力;另一方面,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开发适应城市更新特点的金融产品。特别是要提供“长周期、低利率”的信贷支持。

同时,要下功夫建立可持续的运营模式,统筹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加强资源整合,通过功能转换、业态升级、品质提升等方式激活存量价值;并下功夫抓好系统治理和基层治理,发挥好“一委一办一平台”作用,推动“城市管理进社区”“物业服务进家庭”,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

住房城乡建设部强调,35个中央财政支持城市要结合实际、创新突破,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要建立房屋安全体检、房屋安全管理资金、房屋质量安全保险等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

责编:ZB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华虹公司股价跌5.06%,鹏华... 11月24日,华虹公司跌5.06%,截至发稿,报101.40元/股,成交10.84亿元,换手率2.5...
源杰科技股价跌5.31%,金鹰... 11月24日,源杰科技跌5.31%,截至发稿,报510.26元/股,成交9.00亿元,换手率2.83...
华虹公司股价跌5.06%,建信... 11月24日,华虹公司跌5.06%,截至发稿,报101.40元/股,成交10.90亿元,换手率2.5...
华虹公司股价跌5.06%,长城... 11月24日,华虹公司跌5.06%,截至发稿,报101.40元/股,成交10.93亿元,换手率2.5...
华虹公司股价跌5.06%,兴银... 11月24日,华虹公司跌5.06%,截至发稿,报101.40元/股,成交10.96亿元,换手率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