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湖晚报)
转自:南湖晚报
N晚报记者 富玲燕
通 讯 员 吴芸婷 徐思懿
本报讯 11月23日上午,“童眼看南湖·东栅少年献良策”儿童建言成果展示活动在南湖新区(东栅街道)南江社区开展,为南湖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注入鲜活的童真力量。
活动现场,20名东栅少年化身“小小议事员”,带着精心调研撰写的“提案”登场。《关于聚焦儿童需求优化智慧书房的提案》《破解路口“堵局”:关于条件允许路口增设非机动车分区等待区,规范电瓶车通行秩序的建议》《关于在校园中开展生命教育并建立校地联动机制的提案》……一份份充满童趣又不乏理性思考的“提案”,围绕南湖区发展、红色文化传播、儿童友好环境建设等核心议题,通过PPT演示的形式娓娓道来,展现了新时代少年对城市发展的细致观察与责任担当。
东栅街道相关部门负责人认真倾听每一份“提案”,与“小小议事员”们认真互动、耐心交流,逐一回应孩子们的诉求与期盼,让每一个童真建议都得到充分尊重,让孩子们在参与中感受到被认可的成就感。
北京师范大学南湖附属学校庆丰路校区四年级学生周以沫是《关于聚焦儿童需求优化智慧书房的提案》的提出者。“我常去社区的智慧书房看书,但书架太高,有些书够不到。另外,适合我们年龄段的新书不多,部分书籍的归还管理也有待规范。”周以沫说,这次能把想法写成建议讲给大家听,还得到了回应,特别有成就感,希望智慧书房能变得更懂儿童,让更多小伙伴爱上阅读。
据悉,“童眼看南湖”是南湖区妇联着力打造的儿童参与品牌项目,活动旨在通过儿童的视角,观察南湖区的发展、红色文化的传承以及儿童友好环境的建设,引导青少年传承红船精神,增强社会参与意识,推动儿童声音真正融入城市治理,助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评选出的最佳“提案”,后续将由南湖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转化为正式议案、提案或社情民意信息,让孩子们的“金点子”真正落地见效,在城市发展中留下独特的童年印记。
“儿童不仅是未来的建设者,更是当下的参与者、发声者。”南湖区妇联副主席徐欣表示,此次活动绝非简单的模拟提案,而是儿童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宝贵实践,生动诠释了红船精神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承与延续,也标志着南湖区儿童参与工作从“听得到”走向了“用得上”,真正实现了“童声议政”与社会治理的有效衔接,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提供了坚实支撑。
上一篇:这池温泉变成了“成长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