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实习生陈卓 布阿依谢姆 刘思思 记者赫巍利报道 近年来,我省将劳务品牌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就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打造“劳务品牌矩阵”,带动就业提质、产业增效。劳务品牌已成为就业新名片,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省劳务品牌从业人员规模跃升至2025年的190万人,年经济效益增至1993亿元,从业人员收入平均提高15%以上。
我省还制定劳务品牌建设指导意见,形成政策支撑体系,建立分级奖补机制,为品牌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建立省级劳务品牌专家库、资源库和标准化评价体系,构建“需求对接-政策匹配-资源链接-跟踪回访”闭环服务机制,为品牌发展提供全周期服务支撑。截至目前,全省劳务品牌已达到172个,其中一产24个、二产55个、三产93个。
在政策支持下,我省实施品牌培育、数字赋能、区域联动、标准化引领四大工程,提升品牌发展质效。全力打造全省统一的劳务品牌数字平台,集成专家库管理、精准用工服务、诚信体系建设和技能人才培训等核心功能。高水平举办区域劳务品牌交流活动,建立品牌互认、人才互通与权益保障长效机制。大力推进劳务品牌标准化建设,全省劳务品牌累计制定各类标准216项,全面推动劳务品牌向规范化、专业化、高端化发展。其中,“兴城泳装工”产品远销海外,国际市场份额占比25%;“营口汽保工”产品出口占全国同类产品43%;“东港草莓人”劳务品牌价值达77.5亿元,辽宁劳务品牌影响力达到新高度。
上一篇:在绿色发展浪潮中点亮征途
下一篇:山东邹平通报“三无飞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