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立新 通讯员张叶青)“检察机关和学校提供的宝贵机会,让我深入检察实践一线,近距离了解检察工作,有效提升了运用法律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理论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素材。”近日,河南省检察院召开高校挂职教师座谈会,听取挂职教师、挂职单位和部门以及高校领导的意见建议。座谈会上,来自郑州大学的挂职教师王康表示。
今年10月,河南省检察院出台《河南省检察机关高校法学人才挂职管理办法》(下称《办法》),要求挂职教师至少参与办理1个案件、开发1门检察学课程、指导编写1个省检察院或最高人民检察院典型案例、主持或参与1项省检察院及以上课题、撰写1个对策分析、挂职期间或结束后一年内发表1篇检察学论文。《办法》引导挂职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理论专长和学术优势,积极参与到具体的检察业务工作中去,努力成为理论与实践的“翻译官”和“连接器”。
据了解,为推动检校合作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发展,河南省检察院2024年以来在全省检察机关组织开展检察实务专家进校园和法学专家进检察活动。截至目前,该院已经组织检察实务专家在郑州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完成35场高质量学术报告,接收13名法学人才到检察机关挂职。此外,河南省检察院还联合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成立检察学系列规划教材编写委员会,计划分批次编写一套体系完整、观点前沿、立足我国检察实际的检察学教材。
下一篇:以辩证数据观践行正确政绩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