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云南日报
“大家记住,借钱要写‘借条’,还钱要写‘收条’,欠货款得用‘欠条’。”在隆阳区芒宽彝族傣族乡吾来村,云南吉昌律师事务所律师李顺林正举着自制的“三张条子”教具大声说。台下,70多名村民举着手机录下李顺林交给的法律口诀。这个场景,正是保山市普法宣传“流动超市”基层普法的生动速写。
今年10月以来,保山市司法局创新开展城乡公共法律服务“流动超市”暨法治宣传边关行活动,持续把优质公共法律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今年,云南省政府将“推动法律援助扩面提质”作为10件惠民实事之一,并确定了具体的年度目标。保山市以深化普法强基补短板和“利剑护蕾”专项行动为总抓手,锚定“三下降一扭转”目标,以持续提升边境地区人民群众法治素养为重点,以提高未成年人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普法工作着力点,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服务活动。
保山市司法局统筹“法律援助扩面提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安心行动”“公证规范优质”“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法治边关行”等以往常规持续开展的系列活动,集中开展“一站式”法律服务。服务活动从今年3月开始试运行,10月进行集中普法宣讲阶段,向基层、边境群众宣传防范电信诈骗、偷渡走私、毒品犯罪等法律法规。
今年,保山市确定在5个县(市、区)50个乡镇(街道)100个村(社区)开展普法活动,并利用“火塘会”、走进田间地头等方式,向边境群众现场集中开展普法宣传。
“保山市司法局在全市范围内推出的公共法律服务‘流动超市’暨送法下基层活动,通过主动上门服务的方式,将各类法律服务精准输送到群众家门口,着力解决群众法律知识获取难、服务资源覆盖难、纠纷化解沟通难的‘三难’问题。”保山市司法局副局长李国相说。
“流动超市”通过扎实的法治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活动,广泛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家庭教育促进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内容,为推进法治保山、平安保山建设筑牢法治基础。数据显示,保山市在开展公共法律服务“流动超市”活动中,律师参与253人次、公证员参与100人次、市县乡三级司法行政工作人员参与437人次,公安民警参加154人次,乡镇综治办干部参与219人次,驻村工作队员参加180人次,市直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参与68人次,讲法治课330场次。“流动超市”活动开展1个月以来,已现场提供法律服务(咨询)4984人次,现场调解纠纷15起,无偿代理诉讼服务5起。
“我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普法活动。下基层上门服务,这种方式很好。”保山市天平公证处主任杨勇说。前来咨询房产继承问题的昌宁县鸡飞乡鸡飞村的张大爷说:“以前遇到法律问题,心里打鼓,不知道该怎么办。现在好了,‘流动超市’开到咱家门口,讲得清清楚楚,心里一下子就有底了。”
保山市司法局政治部主任张丙海表示,下一步,市司法局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把“流动超市”开到更多的村(社区),扩大覆盖范围,持续优化运行机制,不断丰富服务内容。(记者 李建国 通讯员 黄宝洲)
责任编辑:孙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