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日报)
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记者 蔡冬梅 通讯员 郭健
过去,本地的电商企业想做跨境生意,常常需要为通关、物流、结算等事宜四处奔波。如今,这一局面正在改变。新成立的包头市跨境数字经济产业园,作为一个整合了各项服务的专业平台,正致力于让企业实现“一键链全球”。它不仅仅是一个办公地点,更是承载着包头对外开放雄心的一艘“航船”。
在这里,各类服务中心协同联动,实现了从“单点服务”到“全链条保障”的转变。这不仅填补了包头在跨境数字经济领域的平台空白,更为本土外贸企业搭建起一条通往全球市场的“快车道”。今后,无论是闪亮的稀土产品,还是先进的工业装备,都能通过这条“数字丝路”,更快捷、更高效地走向世界。
作为园区的新成员,内蒙古鑫铄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切身感受到了这种便利。“园区提供了很多商机和便利条件,我们店铺现在每天都能有几十笔订单。”公司总经理张家骏对未来充满信心,“我们正准备开拓西班牙、墨西哥等更多市场。”目前,园区已吸引了19家企业入驻,并有更多企业提交了申请,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
该产业园的成功运营,是包头奋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的一个生动缩影。“十四五”以来,包头对外开放步伐全面提速。一方面,通过加强口岸建设、开通国际航线、恢复中欧班列,夯实开放的“硬基础”。满都拉口岸年周转能力显著提升;包头至乌兰巴托的国际航线也已复航。另一方面,对外贸易本身也实现了量质齐升。全市已有超过300家外贸企业,贸易伙伴遍及全球132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产品也从传统的煤炭、钢材,更多地向稀土制品、电动载人汽车等“新三样”高新技术产品延伸,仅2024年跨境电商贸易额就猛增了678%。
一个个坚实的开放成果,共同勾勒出包头从“内陆腹地”向“开放前沿”迈进的清晰轨迹。凭借全方位的开放合作,包头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城市经济也正突破地域限制,变得越来越“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