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扬子晚报
扬子晚报网11月23日讯(通讯员 汪轶超 记者 万凌云 姜天圣)11月23日下午,镇江市京口中学的足球场上,备受瞩目的“镇超”京口队对扬中队的比赛正在火热上演,吸引众多市民前来观赛。看台上,在观众充满激情的呐喊声和欢呼声中,一抹由30多名见义勇为人员组成的“志愿红”展示新时代正义和拼搏的力量---京口区见义勇为基金会抓住足球比赛人流聚集的时机,组织开展《江苏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颁布实施30周年暨为“镇超”喝彩主题宣传活动。
现场
现场
今年是《江苏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颁布30周年,此次活动旨在展现见义勇为,拼搏向上的精神和风采,凝聚全社会向善力量。近年来,京口区见义勇为基金会为把《条例》落到实处,在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积极打造“家门口”的见义勇为,在见义勇为表彰奖励、关怀服务、文化宣传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全区表彰奖励见义勇为人员36人,1人获评江苏省见义勇为先进个人,2人获评省级见义勇为荣誉称号,3人获评镇江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大力褒扬“家门口”的平民英雄,弘扬见义勇为精神。坚持把表彰奖励会开到见义勇为人员的生活圈、工作圈,让每一个平民英雄都得到关注,先后在镇江市公交公司奖励合力救援自燃私家车的7名公交驾驶员;在京口区向阳珠宝店奖励协助警方抓获诈骗嫌疑人的店主夏向阳;在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奖励救助发病顾客的学生柳泉江;在金山湖水上综合管理大队奖励跳江救人的职工范同庆…,等等,让身边的见义勇为成为群众的榜样。
现场
现场
不断丰富“家门口”的关怀服务,依法保障见义勇为人员的权益。对见义以区见义勇为基金会、街道园区工作站、社区和企事业单位工作室的三级组织架构为主体,融合公安派出所、网格管理中心等单位,构建常态服务机制。在四牌楼派出所打造“站所融合”运行模式,设立见义勇为申报点,将申报流程、政策规定展示上墙,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加强关爱帮扶,通过走访慰问、结对帮扶等方式,在生活、医疗和教育等方面帮助见义勇为人员解决实际困难,形成 “奖励一人、带动一批、影响一方” 的示范效应。
现场
现场
现场
持续打造“家门口”的宣传阵地,让见义勇为成为社会风尚。以见义勇为文化覆盖社区、广场、校园为主线,以展牌、雕塑、石刻、宣传栏等形式,弘扬见义勇为精神,传播见义勇为历史文化。先后建设了京口见义勇为主题广场、恒顺尚都见义勇为宣传特色小区、孟家湾见义勇为文化园、京口区见义勇为之家、见义勇为文化展示馆等。发动“江东大妈”、“玉亮先锋”等志愿服务队,走街串巷宣传见义勇为政策法规。开展见义勇先进事迹进机关、进社区、进高校、进企业“四进”宣讲活动,用朴实语言讲述英雄故事,让群众感受身边榜样的力量,弘扬见义勇为精神,激发全社会向上向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