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观新闻)
华盛顿正在翻弄地缘故事的新一页。
10月美俄布达佩斯峰会临阵“告吹”、美国追加制裁,一度让外界以为特朗普的天平正在远离俄罗斯。但过去几天,华盛顿抛出的28点新计划打破所有猜测。
当地时间11月23日,美乌将在瑞士就此展开谈判,英法德及欧盟官员将参加。有评论称,与其说是“和平方案”,不如说是美国试图为俄罗斯的“既成事实”盖上确认章。
更耐人寻味的是,特朗普强调,当前方案并非最终版本。对其他各方而言,这或许只是另一场风暴的开端。
“密室方案”
19日前后,白宫官员透露,特朗普已批准一份由美俄秘密起草的28点新计划,旨在结束俄乌冲突。
起草团队阵容醒目——特朗普的中东特使威特科夫、国务卿鲁比奥、特朗普女婿库什纳,以及俄方代表德米特里耶夫。
计划框架由三大支柱构成:冻结现有战线、乌克兰承诺中立、俄罗斯重返国际体系。
计划细节更为锋利:乌克兰须撤出东部顿巴斯地区、削减军队、放弃加入北约,并在100天内举行选举;作为交换,将获得美欧提供的“强力安全保障”。俄罗斯则需与乌克兰及北约签署互不侵犯协定;西方制裁可逐步解除,部分冻结资产将用于乌克兰重建。
20日,美国陆军部长德里斯科尔亲赴基辅向泽连斯基递交提案。会后有匿名官员透露,乌方将其视为未来谈判的“起点”。
在华盛顿的叙事中,这是“现实主义”的体现;而在乌克兰观察人士眼里,这近乎“超现实的嘲弄”。
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认为,这份计划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情理之中在于,它完全契合特朗普政府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一贯思路——先与俄罗斯捋顺框架,再将方案交由欧洲和乌克兰接受,一切以美国利益为优先。
意料之外则在于美国的决心与力度。它首次提出覆盖战后欧洲安全的“大框架”,远超停火、缓和对俄关系范畴;对乌提出更苛刻条件,包括“100天内选举”等触及主权的条款;几乎满足了俄方早期提出的“去军事化”和“中立化”目标。
“如果按此计划执行,乌克兰将输得很彻底。”崔洪建说。
克制背后
新计划抛出后,美国副总统万斯与泽连斯基通话近一小时。泽连斯基尚未与特朗普通话,但他预计近日将连线。外界认为,这或是一场艰难对话。
21日,特朗普为乌克兰设下“最晚27日接受”的期限。同日,泽连斯基发表讲话称,国家正承受空前压力,面临“尊严与关键伙伴”之间的两难抉择。
有美国学者直言,特朗普擅长拿捏他人软肋。眼下,乌克兰国有核能公司爆出贪腐丑闻,多名内阁高官辞职,泽连斯基亲信亦受牵连。战场形势同样吃紧:俄军空袭不断,全国多地轮流停电。
泽连斯基几乎走投无路:如果拒绝美方提议,一旦美国抽身,欧洲无法替代其在卫星、情报等关键领域的支持,乌军将节节败退;如果接受,则面临主权受损、领土让步,政府可能会垮台。
与乌克兰同样陷入窘境的还有欧洲。拿着过时的“旧剧本”,欧洲屡屡被排除在乌克兰危机解决方案之外。这次也不例外。
无论泽连斯基说“是”还是“否”,欧洲都站在同一个战略十字路口:缺乏统一政策、缺乏自主安全理论,也不再享有美国的可靠护罩。
连日来,欧洲多国领导人积极协调内部立场。但现实冰冷而清晰:未来数年,欧洲或将面对一个俄罗斯主导东部、乌克兰被持续削弱的大陆。
22日,欧洲多国领导人在G20峰会上发表联合声明称,美国提出的28点方案可视为“起点”和“草案”,但“还需进一步完善”。
外界注意到,欧洲方面虽在声明中表达反对和警惕,但总体反应较为克制。
崔洪建分析称,欧乌之所以没有强烈反对,或与美方姿态严肃、方案内容全面,令欧乌措手不及有关。欧洲需要时间消化、统一立场,并寻找可以反击的漏洞。此外,他们也在拉拢英、加、澳等与美国立场不完全一致的国家。
“过去一段时间,欧乌一度以为美国站到了自己一边,但结果只是被美国的声东击西‘摆了一道’。”崔洪建说,美方不仅想压服乌克兰,也有施压欧洲、迫使其放弃施加影响力的考量。欧洲不仅被排除在计划起草过程外,最终方案也没有其立足之地。
从看似“赢家”俄罗斯的角度看,总统普京21日回应称,计划可能成为和平解决乌克兰问题的基础。
崔洪建注意到,俄罗斯表面上受益较大,但也表现得较为谨慎,并非完全放心。
“一方面,它会密切关注美国内部分歧和欧美矛盾是否带来变数。”崔洪建说,另一方面,它也对“北约可在俄破坏协议时为乌提供安全保障”等条款心存疑虑。
新的较量
然而,博弈的尘埃远未落定。
与前一天的最后通牒形成对比,特朗普22日再次“摇摆”。他在回答提问时表示,当前方案并非最终版本。
按计划,23日,美乌将在瑞士举行28点新计划谈判。美方代表包括威特科夫、鲁比奥;英法德安全顾问也将出席。会谈前景备受关注。
崔洪建结合新计划给出整体判断:美俄与欧乌在解决乌克兰危机上仍存根本分歧。
一方面,美俄着眼全球战略,将乌克兰视为局部战场,从全局利弊出发构思全面解决方案。
“美国真正关心的并非乌克兰,而是全球战略调整。”崔洪建指出,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国内对乌克兰的主流态度已发生变化,不愿意持续为乌克兰“烧钱”,核心目标是从乌克兰抽身,将资源转向周边安全和亚太地区。
特朗普认为,无需借乌克兰危机持续消耗俄罗斯,可以通过交易的方式处理对俄关系。
另一方面,欧乌立场截然不同。
“他们以保障乌克兰利益为前提,倾向于把问题拆解,寻求渐进式解决。”崔洪建说,但这种局部路径显然与美国的“大框架”难以合拍。
在此情形下,“28点新计划只是开启了各方博弈的新阶段。”崔洪建提醒,最终能否落地,或取决于三个“多大”。
美国国内能凝聚多大决心和意愿?特朗普的强势不代表国内达成共识。新计划涉及国内政治交易,已引发内部争议。如果欧乌的反弹影响到共和党中期选举选情,美方立场可能后退。
欧乌能抗住多大压力,能拿出什么样的反制方案?双方现在最好的策略或是“方案对方案”与美国展开谈判,拖延时间,再用新的利益交换改变特朗普的态度。
即便真的签署,协议能在多大程度上落实?部分条款可能涉及乌克兰国内政治安排,如俄语地位、选举安排等,需经乌欧内部程序批准。若一方过度让步,往往不能带来持久和平,只会导致“和平流产”。
“国际关系史上,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崔洪建说。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
原标题:《深度 | “密室里”的28点新计划:一场新风暴吹向乌克兰?》
栏目主编:杨立群 文字编辑:杨立群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安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