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为迎接12月3日国际残疾人日以及12月5日国际志愿者日,11月23日,由残障人士、专业演员、高校师生、文艺志愿者共同打造的残健融合话剧《星空里的歌者》在首都师范大学学生活动中心上演。该剧根据真实人物原型经历改编,以盲人青年郑好的追梦故事为主线,讲述残障人士在平凡生活中坚守音乐梦想的动人历程。
残健融合话剧《星空里的歌者》剧照残健融合话剧《星空里的歌者》讲述了靠按摩为生的盲人青年郑好从小就有成为歌手的梦想,在经历了一系列啼笑皆非、阴差阳错的事件后,最终登上舞台,实现梦想的故事。这部话剧脱胎于成都市锦江区一个真实咖啡馆发生的故事,由公益人士和残障人士共同创作完成。
星空里咖啡馆是一家为心智障碍者提供就业服务,支持心智障碍群体及其家庭融入社会的城市无障碍空间。该剧主演也是故事的原型唐焱是一名盲人,曾经在四川盲人好声音比赛中获得一等奖。致力于公益事业的秦坤欢行公益发展中心创办人偶然和他结识后,试图用更广泛的渠道推广传播唐焱的歌声。“我们常常相聚在星空里咖啡馆聊天,故事就在这里诞生了。”作为《星空里的歌者》编剧,秦坤表示,在多方支持下,他们选择了用音乐话剧的方式,将这个温暖的故事搬上舞台,传播阳光助残的理念,这也和星空里咖啡馆的成立初衷不谋而合。
残健融合话剧《星空里的歌者》剧照,左一为故事原型,同时担任该剧主演的盲人演员唐焱。
2018年,秦坤曾经带着一部根据听障女孩张天娇真实成长经历改编、并由张天娇本人主演的原创音乐剧《你好,青春》来到北京,在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出引起轰动。时隔7年,这部《星空里的歌者》再次将真实感人的故事和人物搬上舞台。演出现场,来自社会各界的观众用热烈的掌声表达对这部作品的充分认可。
由泛障别戏剧爱好者组成的北京乐意剧团的演员们也前来观看演出,并在演出后和《星空里的歌者》剧组展开交流。大家都认为,这种“残健融合”的舞台作品,让残疾人与健全人携手同台演出,共同诠释生命的平等与尊严,这种形式,不仅是艺术的突破,更是社会的进步。剧中残障伙伴与文艺助残志愿者们用真挚的表演,不仅拉近了所有人之间心与心的距离,而且打破了人们对身体的认知壁垒:“这正是我们倡导的‘残健融合’理念的最佳体现——不是同情,而是共情;不是隔离,而是共融!”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