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座300兆瓦人工硐室型压缩空气储能电站调试电源顺利带电
创始人
2025-11-23 20:10:37

(来源:千龙网)

11月21日,为全球首座人工硐室300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示范工程提供调试电源的330千伏花莱线顺利带电,标志着甘肃电网“十四五”750千伏输变电收官项目——玉门750千伏输变电工程第一阶段正式投运。

据悉,玉门30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电站作为玉门750千伏输变电工程的配套工程,是全球首台(套)采用人工硐室型储能压缩空气的储能项目。人工硐室容积约为20万立方米,最高储能压力18兆帕。充电时可持续以312兆瓦储能8小时,放电时可持续以300兆瓦运行6小时。

压缩空气储能作为一种新型储能方式,相比常见的电化学储能,具有充放电功率大、储存能量多的优点,在电力富裕期间,通过压缩机将富裕电力转换为压缩空气内能,储存在人工硐室或者天然洞穴中,同时收集压缩热量。在电网负荷高峰期,通过透平机,将压缩空气中的内能及收集的压缩热释放出来,重新变成电力返回电网,不仅提高了电网对新能源出力的接纳能力,更有力保障了电力供应。

该电站计划12月底机组投运。投运后,可实现大规模储能与风光资源联动,有效提高甘肃河西地区新能源消纳能力,同时提升全省的电力保供能力,提高地区电压稳定水平,对甘肃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构建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玉门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作为甘肃省“十四五”重点能源项目,是服务全国重要新能源及装备制造基地的关键项目。该工程投产后,将成为汇集玉门周边风电、光伏、储能等绿电的高效主动脉,打通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与百万千瓦级光伏基地的“并网消纳通道”,构建支撑巴丹吉林沙漠基地绿电外送四川的“跨区保障通道”,可为玉门周边超40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提供坚强主网支撑。

面对玉门地区年均百余天的六级以上大风、沙尘频发以及极端情况下昼夜温差超30℃的恶劣施工环境,建设团队在艰苦条件下克服多重挑战,首次成功应用圆孔固结设计与自修复混凝土技术,在强风压与差地质等复杂工况中实现了构架吊装误差的精准控制与基础裂缝的“自愈合”,不仅破解了多项施工难题,也为西北强风沙、大温差地区的电网工程建设探索出了可靠新路径。

截至“十四五”末,酒泉地区新能源装机规模达3532万千瓦,年发电量突破600亿千瓦时,占全省新能源发电总量六成以上。玉门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后续将陆续接入多个新能源项目,为“沙戈荒”大型风光电基地的并网消纳与外送提供稳定通道支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风险提示】关于“纳指 100... (来源:中天证券)尊敬的投资者:“纳指 100ETF”(513390)基金管理人近日发布风险提示公告...
警示!男子醉酒后骑行,接连摔倒... 近日的凌晨,北京市朝阳区北五环外环辅路,一声沉闷的钝响划破夜空,电动自行车横倒在地,头盔滚落一旁,大...
郑州市动物园发生火情,官方通报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2025年11月23日15:10左右,郑州市动物园鸟语林西大厅房顶东南侧发生阳光...
多地试点不动产信托,心智障碍家... 特需信托的起步资金多为30万元以上。 即将进入耄耋之年,家住北京的李奶奶却没有办法独立考虑自己的养老...
第25届公共治理青年论坛在暨南... 中新网广州11月23日电 (记者 郭军)第25届公共治理青年论坛——白云山论坛23日在暨南大学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