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球新药到一流器械 上海创新企业正快速崛起
创始人
2025-11-23 19:35:57

近年来,上海在生物医药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多款具备“全球新”意义的药物与国际一流水平的医疗器械相继问世。在这些成果背后,活跃着一批被称为“早、小、硬”的企业——它们虽然成立时间不长、团队规模有限,却凭借扎实的“硬核技术”站上创新前沿。

从攻克湿疹的全球突破性新药,到技术领先的智能植发机器人,这些企业的快速成长不仅展现了上海科技创新的高度,更为上海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注入强劲动能。

近日,全球首个用于治疗2岁以上儿童及成人特应性皮炎的新药产品迎来上市一周年。该药由上海生物医药企业自主研发,临床效果显著,并已入选全球皮肤科诊疗权威指南,成为国际医学界处方推荐的首选。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教授张建中表示,这个药物在国外已是明星药物,它的成功也标志着中国新药研发已进入世界前列。

这款创新药的背后,是一家创立仅四年的上海本土药企。2021年,企业团队在前序研究基础上,聚焦儿童湿疹这一医学难题,选择落地上海张江。依托上海完善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生态,企业不仅快速推动新药上市,还拓展了多个皮肤科适应症的研发,未来有望打开千亿级市场规模,并吸引了众多国际合作伙伴。

目前企业有10条研发管线同步推进,覆盖银屑病、湿疹、过敏性鼻炎以及痤疮等疾病。前来寻求合作的国外机构非常多。

除了创新药物,一批“早、小、硬”企业也在医疗器械领域展现出全球竞争力。今年3月,一台国产“植发机器人”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三类认证并正式上市。该设备通过“双目视觉”与AI算法结合,使机械臂能够稳定、精准地辅助医生完成手术。

设备的研发企业源自哈工大机器人体系,五年前落户上海松江,看中的正是上海优越的营商环境和国际化平台。目前,该植发机器人已获得多家综合医院与民营医疗机构的意向订单,并正与海外医疗机构推进合作洽谈。

“十四五”期间,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94%,预计今年产业规模将突破一万亿元。在“早、小、硬”企业的共同驱动下,上海正加速迈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物医药创新高地,为全国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

看看新闻记者: 朱齐越 林羡德

编辑: 张蕴昆

责编: 周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金柚的寓意 来源:学习小组  立冬时节,正是柚子成熟期。1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东梅州雁洋镇南福村,那里种...
丁薛祥在山东、河北调研 转自:石家庄发布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在山东和河北调研时强调,确保"十四五"规...
日本人:不敢相信自己眼睛!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为南非二十国集团(G20)峰会“精心打扮”却又惹争议。引发争议的是高市早苗发表在社交...
巴基斯坦国防部长转帖,哀悼印度... 每经编辑|金冥羽     据参考消息,11月22日,印度空军发布视频显示,印度派出...
重大资产重组!688051,明... 【导读】佳华科技拟购买数盾科技的控股权中国基金报记者 牛思若11月23日,佳华科技公告称,公司正在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