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11月23日中午,位于东坝地区的朝阳区工人文化宫“匠心食堂”里座无虚席,不少老人携伴而来排队取餐,人群中还有不少年轻上班族的身影。刚刚对外开放不久的“匠心食堂”凭借健康实惠的餐食,迅速成为周边居民与企业员工的便民就餐新选择。
作为朝阳区总工会服务职工群众的重要阵地,朝阳区工人文化宫承载着“建成有温度的职工之家”的使命。针对周边新建小区集中但配套设施尚不完善,平价就餐点位不足,老人、孩子及上班族的就近用餐需求长期未能得到满足的情况,位于朝阳区工人文化宫M层的“匠心食堂”在工人文化宫运营一个月之际,其内部职工食堂即向社会敞开大门,为周边居民、职工及新就业群体提供便捷实惠的就餐选择,并迅速成为备受好评的便民新地标。
朝阳区工人文化宫作为各类职工活动的举办地,遇到活动时这里的用餐需求旺盛。但在平时,食堂仅服务内部二三十名职工,设备、人员及用餐时段存在大量闲置。如何让闲置资源发挥更大价值、更好服务周边居民?朝阳区工人文化宫找到了答案——对外开放内部食堂。这一举措不仅让食堂的设备、人员等资源“动”了起来,更将公益服务延伸至民生需求,真正实现了一举多得。
为适配社会就餐需求,食堂在硬件设施、人员配置、菜品供应和支付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优化。
“匠心食堂”采用错峰用餐模式,将职工用餐时间提前至11:30,把12点后的黄金时段留给居民;同时坚持“一视同仁”原则,让职工与社会就餐者享受同等菜品质量与价格,让大家都能感受到公平与实惠。运营方将食品安全与卫生作为核心工作,在文化宫日常监督检查与属地部门监管下,保持着良好的安全记录。
未来“匠心食堂”计划探索工作餐配送与线上预订服务,同时增设“主食厨房”与“熟食制品”窗口,提供更多可外带的便捷餐饮选择。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