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商报)
在2025广州国际车展期间,广汽丰田以一场24小时双车连发的动作,正式宣告“油电同强”战略全面落地。全新威兰达与铂智7的相继登场,不仅打破了近期市场关于“广汽丰田停产燃油车”的不实传闻,也标志着这家合资车企正在告别丰田长期推行的“姊妹车”产品策略,期望以差异化产品布局重构竞争力,冲刺2028年实现百万产销量的目标。
近日,有市场消息称“广汽丰田威兰达等多款油车将停产”,广汽丰田销售副总彭宝林回应称,该信息为不实消息。彭宝林表示,广汽丰田始终践行“油电同强”战略,在积极推动电动化转型的同时,也将继续迭代升级燃油车型,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高价值的全路线产品选择。
回溯过往,丰田长期推行的“姊妹车”战略曾是其抢占中国市场的关键抓手。这一模式下,同一核心车型经细节调整后,分别交由广汽丰田与一汽丰田销售,例如广汽丰田的威兰达以及雷凌,分别对应一汽丰田的RAV4荣放和卡罗拉。2022年,广汽丰田销量达到100.5万台,并在合资车企整体大幅下行的背景下,实现了21.4%的同比增幅,创下百万产销的阶段性高峰。
但随着中国汽车市场从增量时代迈入存量红海,自主品牌快速崛起与新能源车型的强势扩张,让“姊妹车”模式的同质化弊端逐渐凸显。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以下简称“乘联分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在新能源汽车的“围攻”下,2024年合资燃油车市场零售总量同比减少了16%。丰田多款“姊妹车”销量也出现下滑:卡罗拉全年销量11.4万台,同比下跌37.7%,跌出合资燃油车销量前二十;雷凌销量约6.9万台,同比同样大幅下滑。
反观中国新能源车市场,另一组来自乘联分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增长40.7%,2025年10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已攀升至77.9%,市场格局的剧变正倒逼合资车企加速战略转型。
在此背景下,广汽丰田直指“姊妹车”的同质化竞争调整产品策略,其在本届广州车展上带来的新车铂智7,是继铂智3X之后,第二款由丰田中国工程师团队主导研发的车型,并配备了“豪华新三件”——双腔空悬、鸿蒙座舱与激光雷达智驾,且这款车并不会衍生出一汽丰田版本。
不过,战略调整不等于停产燃油车。广汽丰田也在对燃油车产品线进行差异化升级。全新威兰达便是采用丰田全新电子电气架构的首款车型,也是其首台“域控”燃油SUV。广汽丰田表示,以前买油车,车机出厂即终版,智舱智驾迟迟不上新,根源在于传统油车大多采用分布式电子电气架构,“发动机、变速箱、车机、驾驶辅助等模块各由独立的电子单元控制,缺乏有效的协同联动,升级迭代也只能在单一功能上进行修补”。而新一代威兰达,则通过域控架构实现算力集中、资源整合,可像电车一样实现持续OTA升级。
在产品端的差异化布局之下,广汽丰田也同步定下了新的产销目标:2026年实现年产销超80万台,2027年达成10%以上的销量增长,并通过大幅提升新能源销量占比,到2028年全面冲刺实现百万产销。公司预计,2026年广汽丰田新能源销量占比突破20%,2027年将跨越40%大关。
国际注册创新管理师卢克林分析认为,“姊妹车+渠道铺量”是把双刃剑,这样的策略曾帮合资车企在增量时代快速“占坑”,但在今天的存量市场里难免陷入“左右手互搏”。当下行之有效的破解方法是“求同存异”:砍掉重复定位的SKU,把燃油车做精、新能源车型做新,并快速迭代座舱和智驾。
中国城市专家智库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浙大城市学院副教授林先平表示,目前合资车企面临新能源转型缓慢、中国自主品牌竞争等多重挑战。破局关键在于加速电动化布局并深化本土合作。“同时,合资车企要优化燃油车产品线,聚焦高价值车型,提升用户体验和售后服务,重塑品牌价值。”
北京商报记者 蔺雨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