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草原云
张雪峰的办公桌上,一本厚厚的笔记本堪称基层治理“作战图”,“李大妈家窗户漏风”“老张农产品销路窄”“老年活动中心设施旧”……每一条急难愁盼都标注着进度,红钩是兑现的承诺,星号是攻坚的目标。
2022年,张雪峰告别军营,转业至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街道办事处。2024年4月,当选中河源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后,张雪峰把军旅生涯锤炼的拼劲、韧劲化作扎根基层的坚守。“青春的价值,要在为民办实事中彰显。”从保家卫国到服务民生,他用“退伍不褪色”的担当,成为社区发展的“排头兵”。
“取暖是过冬头等大事,绝不能让乡亲们等!”寒露刚过,张雪峰的办公桌上已铺满居民信息表。为让煤补精准落地,他第一时间牵头成立“煤补保障工作组”,通过微信群、公告栏、入户走访广而告之,确保政策家喻户晓。对于年老体弱居民,他还上门协助填表。当1400元补贴足额发放到居民手中时,辖区居民们握着他的手说:“小张书记年轻有担当,把党的温暖送到了心坎上。”
工作现场。
张雪峰敢于直面矛盾、破解难题。“刚种的油菜要挖掉,白忙活了!”“新水管冬天冻裂咋办?”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施工初期,因开挖宅基地和菜地引发居民质疑,他没有急于推进,而是召开“居民议事会”,邀请技术员、居民代表共商对策。“攻坚要摸清地形,解民忧要找准心结。”他耐心倾听诉求,让技术员详解PE管道耐高温、抗低温的优势,承诺按作物市场价补偿受损菜地,施工后平整土地助居民复耕。此外,他还逐户走访、实地查看,用真诚打消辖区居民顾虑,让工程顺利推进。如今,清澈的自来水流入家家户户,居民们说:“这水喝着真甜!”
寒冬里他为大爷大妈更换窗户密封条、安装防风窗帘;对接商超搭建直供平台,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近千斤;牵头升级老年活动中心,添置健身器材、图书报刊,让老人们有了休闲好去处。张雪峰的笔记本上,“问题清单”越来越短,“幸福清单”越来越长。
“张书记,老王家水管通了!”“煤补到手啦,冬天心里热乎。”乡音裹挟着暖意,是居民对“兵支书”张雪峰最真切的赞许。
(乌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供图)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于欣莉
编校:马铃翔
二审:刘志贤
三审:叶文畅
下一篇:央媒上的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