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的沧州·“十四五”答卷 | 追“智”逐“绿”向未来
创始人
2025-11-23 15:26:21

(来源:沧州发布)

转自:沧州发布

追“智”逐“绿”向未来

——沧州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按下“加速键”

沧州工苑新型膜材料有限公司聚苯硫醚纤维隔膜生产线正在运转。傅新春  摄

全市石化类产业集群有5个,其中任丘石油化工、渤海新区黄骅市绿色化工、东光有机化工、东光塑料制品等4个产业集群列入省107个重点特色产业集群,渤海新区黄骅市绿色化工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超过千亿元;

全市管道装备产业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85家,完成规上企业营业收入1950.2亿元,已形成孟村管道管件、盐山管道装备等24个装备制造类产业集群;

……

“十四五”期间,沧州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聚焦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布局,系统谋划、攻坚克难,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截至目前,全市已构建起以绿色化工和管道装备为两大主导产业,以健康食品、服装服饰、现代物流、电子信息、新能源、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及制造、低空经济为八大优势产业的“2+8”重点产业发展新格局。目前,全市有25个特色产业集群跻身省107个重点特色产业集群,入围数量居全省第一。

迈向高端

现代产业体系架起“四梁八柱”

日前,2025中国石油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沧州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600多名石化行业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商未来、共谋新篇。

大会以“面向‘十五五’,共谋新未来”为主题,围绕化工产业绿色服务、炼化转型升级、精细化工及新材料等热点议题,开展高端论坛、现场考察等系列活动,更好地推进石油化工行业高质量、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这次大会是我省近年来承办的化工行业全国性盛会,提升了我市绿色化工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作为石化大市,近年来我市加快推动绿色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了以石油化工为主导,煤化工、盐化工、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为支撑的“五化并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不仅仅是石化产业,近年来,我市聚焦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科技赋能、创新提质,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调优传统产业存量、做大新兴产业增量、催生未来产业变量,从而夯实沧州高质量发展的实体根基。

在政策层面,我市先后出台《关于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的若干措施》《关于进一步吸引京津科技成果在沧转移转化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文件,形成覆盖研发、转化、产业化全链条的政策矩阵。在机制层面,率先在全省推行重点研发项目“揭榜挂帅”机制,同时在科研院所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改革试点,释放创新活力。在平台层面,高标准规划建设渤海新区、沧州经济开发区等五大产业承接平台,以及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载体,形成“全市统筹、区域协同、集群发展”的空间布局。

同时,我市建立了“九个一”工作机制:一个专班,各重点产业实行专班推进,每个重点产业由一名市领导任链长,统筹推进全市重点产业发展相关工作;一个产业战略发展研究院,各专班针对各重点产业分别成立产业战略发展研究院,为产业发展和市场拓展提供前瞻建议和高效的专业化服务;一个发展规划,各专班根据战略研究院建议高标准编制产业发展规划;一支产业基金,依托沧州市新兴产业发展基金,支持产业发展;一项首席质量官制度,每个产业都要建立本产业首席质量官制度,为全产业质量持续提升当好参谋、把住标准;一个产业协会,各专班要推进在各重点产业分别成立产业协会;一套支持性政策,及时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一个共享发展的示范模式,各重点产业谋划建设至少一个“共享工厂”或“共享发展示范模式”,带动产业内各企业共享协作;一个法治护航机制,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组建重点产业法律服务团,开展法律风险合规审查,确保重大决策合法性。

向“新”求质

激活产业升级新引擎

走进河间市的沧州格锐特钻头有限公司1号车间,30台数控车床正在高速运转,车间西侧墙上的数据可视化分析看板实时显示着生产情况。在成品展示区,公司副总经理张微指着一款钻头介绍:“这款复合钻头是我们的专利产品,它融入了工业设计元素,可以应对复杂地形,有效提高钻井效率,很受市场欢迎。”

沧州格锐特钻头有限公司是专门从事特种钢材和金刚石材料钻头加工生产的企业。经过20多年发展,该公司已成为亚洲有影响力的聚晶金刚石复合片钻头制造企业,并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建有技术研发中心,每年至少投入1000万元用于研发设备的购买、生产工艺的改进,并与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他们通过与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及东北石油大学合作,使废旧钻头利用率达到70%,并参与了钻头再制造产品有关国家标准的制定。

创新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十四五”期间,我市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平台建设为支撑,以企业培育为主体,以产学研融合为纽带,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创新能力强、产业链条全、发展后劲足、质量效益好的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新高地。仅2024年,全市就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486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7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全市共有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127家,为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赋能,助推产业向新向强。

 2022年6月,天津工业大学沧州研究院成立,将天津工业大学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优势和沧州市的产业区位优势相结合,致力于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成为京津冀膜产业中试“重地”。位于沧州高新区的沧州工苑新型膜材料有限公司,依托天津工业大学沧州研究院李振环教授团队研发成果生产的低膜阻低渗氢聚苯硫醚隔膜,占据了国内近30%的市场份额。这种隔膜看似粗布,却是碱性水电解槽的核心材料,具有气密性高、膜阻低、孔径小、耐高温等特点,在电解制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有效替代进口产品。

智能升级

助产业高质量发展

“通过智能化改造,岗位操作人员减少20%,生产效率提高10%,精品率提升12%。”位于青县经济开发区的渤海装备巨龙钢管公司,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线,大力推进人机协同,为生产线装上了“智慧大脑”,实现了生产模式的迭代升级,推动钢管制造向智能化转型。目前,公司正在全力生产达茂旗至包头市区氢气长输管道工程和吉林石化—吉林油田二氧化碳管道工程用钢管,全程采用有人值守、无人操作的运行模式,产品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随着“人工智能+”日渐成为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沧州抢抓机遇,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革,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不断提升生产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同时,我市聚焦特色产业集群,组织机器人企业、数字化服务商与制造企业精准对接,打通技术落地“最后一公里”,形成“政策引导—技术赋能—企业主体”的良性互动格局。

作为盐山管道装备产业集群的“领跑者”,河北海乾威钢管有限公司投资1.6亿元建成数智化清洁能源管道生产线,通过15台(套)自动化设备实现原料进场、焊接检测、成品出库全流程智能运行,8人即可值守整条产线,生产效率较传统产线提高2倍,产品良率达99.7%;河北兴林车身制造集团的5G汽车冲压模具智能工厂同样亮点纷呈,通过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实现设计、生产、质控全流程数字化,模具开发周期缩短30%,设备利用率提升25%,成为一汽大众、理想汽车等知名企业的核心供应商……

潮涌渤海湾,风劲好扬帆。沧州正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更加创新的举措,按下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加速键”,谱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25碳市场发展报告参编单位...   Hehson财经ESG评级中心提供包括资讯、报告、培训、咨询等在内的14项ESG服务,助力上市公...
胡歌,骗了反诈中心的领导? (来源:上观新闻)胡歌,骗了反诈中心的领导?11月23日,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发布了一条令人忍俊...
涉俄乌“28点”计划是否代表美... 围绕美国方面就结束俄乌冲突提出的28点新计划,美国政界的表态陷入了前后矛盾和混乱。当地时间22日,一...
我市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惠及7... (来源:沧州发布)转自:沧州发布日前,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目前,我市义务教育学校...
税务会计岗位职责范文 对税务岗...   企业在为每一个职位制定岗位职责时,都会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而制定,会计各岗位也是一样。以下为某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