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海淀区到天津和平区,让信仰之声穿越双城
创始人
2025-11-23 13:15:57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一位法国医生飞奔的自行车轮、一位英国教授永不消逝的电波、一枚抗日印章铭刻的铁骨柔情、一段于无声处的忠诚誓言、一群青年守护的民族团结之花,一个“进京赶考”的伟大起点……日前,由北京市海淀区委宣传部与天津市和平区委宣传部、和平区委网信办联合主办的“强国复兴有我·网络思政育人”宣讲在天津市第五十五中学的报告厅里举行,让信仰之声穿越双城。

来自苏家坨镇的郑凯雯讲述着贝熙叶医生的故事:年过七旬的贝熙叶骑行于西山之中,他的自行车“驼峰航线”,是一条在日寇刺刀下开辟的生命通道,是用车轮滚出的国际主义壮举。来自首都高校宣讲团的王韵涵带来了吴石将军的事迹:“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这平静誓言背后,是隐蔽战线最极致的忠诚,在至暗时刻以生命守护信仰。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共同印证,真正的信念既能在阳光下前行,也能在暗夜中坚守。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志愿讲解员崔艺炜,讲述他们这群年轻人在民族博物馆里志愿服务,做文化的“摆渡人”,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年轻心田生根发芽;阳台山教育基地的高莎莎,讲述当年的年轻人——英国教授林迈可,不仅秘密为八路军购置稀缺的药物、书籍和通讯器材,更在抵达延安后,于简陋窑洞里搭建起中共第一个国际传播通讯设备,以“新华社延安”为电头的英文讯号在1944年首次传向旧金山、新德里,让世界第一次清晰听见了中国共产党的声音。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志愿讲解员于小可讲述的杨靖宇印章,与清华园车站旧址讲解员王裕含讲述的“进京赶考北京段”起点,共同揭示了红色基因的传承密码。

北京海淀,这片兼具深厚红色底蕴与前沿创新活力的土地,为这场宣讲提供了丰厚而独特的叙事样本。当这些故事在天津学子的心中激起回响,红色叙事就完成了它的“跨城生根”,思政教育也开启打破地域壁垒、实现优质资源“互联互通”的积极探索。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江苏精品|从稻田到窖池 解码江... 转自:扬子晚报“江苏精品”认证证书以标准为基的“品质刻度”品质的跃升,始于标准的精准锚定。在射阳广袤...
银行股谁最牛?农业银行一年市值... 格隆汇11月23日|据证券市场周刊,《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实施一周年之际,A股银行...
百瑞•荣誉 | 喜报!百瑞信托... 2025年度优秀资产管理信托11月20日,由《证券时报》举办的“2025中国金融机构年会暨2025年...
紧急提醒!驻留刚果(金)东部地... 财联社11月23日讯,据领事直通车,当前,刚果(金)安全形势复杂严峻,刚东部北基伍、南基伍、伊图里、...
百瑞•成果 | 百瑞信托联合浦... 近日,在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的指导下,百瑞信托与上海浦东发展银行郑州分行((以下简称“浦发银行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