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观新闻)
景德镇制·2025上海中心高塔竞速挑战赛昨天鸣枪开跑,开启首日赛程。作为上海中心高塔竞速赛事体系升级扩容后的首场赛事,共吸引了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名选手参赛,共同用脚步丈量中国第一高楼,在上海之巅诠释垂直攀登的极限挑战。
本届赛事由上海市体育总会、浦东新区人民政府、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指导,上海中心主办,萨马兰奇体育发展基金会、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区文体旅游局)、陆家嘴管理局支持,获评上海市国际国内重大体育赛事。
国际奥委会委员、中国奥委会副主席、萨马兰奇体育发展基金会创始理事长于再清在赛事现场的致辞中,对上海中心以体育为载体,推广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传承奥林匹克价值观表达了赞许,并表示萨基会将继续与上海中心携手并进,以高质量、高水平的体育文化活动促进国际体育文化交流,共同推广奥林匹克理想和文化教育。
赛事形象大使、国际奥委会副主席、萨马兰奇体育发展基金会创始人兼荣誉理事长胡安·安东尼奥·萨马兰奇也通过视频对现场参赛运动员表达祝福和期许,他表示:“本次赛事不仅是全球高塔竞速挑战赛事的璀璨明珠,更成为连接世界各地人们的一座桥梁,共同传承和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中坚韧不拔、追求卓越的不朽内核”。
本届赛事共设3000个参赛名额,设立个人全程赛、个人欢乐跑两大组别,共有来自中国、日本、马来西亚、美国、英国、意大利、德国、波兰、斯洛伐克等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名选手参赛。22日进行的是个人全程赛的激烈角逐,赛道垂直高度552米,从1楼到终点119层,共3398级台阶。在鸣枪后,残疾人田径运动员张亮敏、潘年铄和来自陆家嘴SRC可持续跑团代表作为领跑嘉宾率先出发,最终来自马来西亚的选手苏为庆用时18分03秒登顶,勇夺个人赛男子组冠军。个人赛女子组冠军则由来自克罗地亚的蒂娅·法伯尔以21分07秒的成绩夺得。
为了激励和鼓励中国选手的积极参与,赛事持续设立“中国籍运动员特别奖”,旨在吸引更多的优秀中国籍运动员参与此项运动。男子组的王国龙和女子组的黄菲获得了“中国籍运动员特别奖”。
作为一项城市地标赛事,上海中心高塔竞速挑战赛不仅展现了竞技的激情,更将体育精神与科技、文化、公益深度融合,成为推动全民健身、彰显城市活力的重要载体。
今年,上海中心将科技与赛事相融合,引入了来自傲鲨智能的外骨骼机器人,通过智能传感与动力辅助,支撑使用者稳步攀登,以科技普惠的方式,在个人欢乐跑中帮助更多的人体验到向上奔跑的乐趣;赛事中还有来自上海市人形机器人创新孵化器的机器人与机器狗为参赛者们加油助威,让科技融入体育,烘托赛事氛围。
“体育+文化”的破圈融合,今年依旧延续。上海中心再次携手景德镇将千年瓷艺融入现代赛事荣誉体系,以传统象征“福禄吉祥”的葫芦造型结合现代高塔竞速赛事元素,打造出别具一格的陶瓷奖杯,彰显“挑战自我、问鼎巅峰”的赛事精神,传递出美好的祝福。
“体育+公益”的深度融合持续传递温暖力量。此次赛事组委会与上海市残疾人文化体育促进中心、太保蓝公益、联劝公益等机构和公益组织携手合作,邀请包括视障跑者在内的特殊群体人士在专业人士的陪同下踏上跑道,共同参与这场垂直攀登的盛会,以行动诠释平等与尊重。
此外,与昨天激烈的个人全程赛不同,上海中心今天举行了个人欢乐跑组别的比赛,旨在让更多普通人体验到高塔竞速这项运动带来的快乐,倡导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个人欢乐跑组别从2019年设立至今,深受广大参与者的喜爱。在此项目中,参赛者只需从1楼跑到22楼,完赛后便可转乘电梯直达119层上海之巅观光厅,享受浦江两岸城市美景。这种“运动+赏景”的体验式组合吸引了不同年龄层次的受众,不少参赛者更是把欢乐跑作为亲子项目,赛道中不乏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奔跑身影。
自2017年创办以来,上海中心高塔竞速挑战赛事凭借高规格办赛标准、广泛的国际影响力,多次获评上海市国际国内重大体育赛事,获得世界高塔竞速协会(TWA)的顶级授权认证,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积分最高、办赛大楼最高的标杆性赛事。上海中心积极推动赛事能级提升与标准化建设,不仅牵头制定了全球首个赛事服务团体标准,更于今年年初荣获“上海品牌”和“上海赛事‘D’赛事”双认证,标志着赛事在专业化、规范化发展上迈上新台阶。
上海中心方面表示,高塔竞速赛事获得双认证既是荣誉也是驱动力,上海中心高塔竞速挑战赛的未来,将是一场与城市共成长的双向奔赴。
原标题:《共同用脚步丈量中国第一高楼,在上海之巅诠释垂直攀登极限挑战》
栏目主编:戎兵
来源:作者:文汇报 唐玮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