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以片区作为乡村振兴的推进单元,构建系统统筹、机制协同的发展新模式,激发村庄内生动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这两天,寿光古城街道3万多亩“七彩番茄”迎来丰收,农户们正忙着采摘发往全国各大商超,这个系列的小番茄除了颜色多样,口感更丰富以外,它的亩产量能达到近3万斤,每亩地增收8万多元。
寿光市古城街道种植户殷金华告诉记者:“这个红色的是以酸甜适中,黄色的是汁水比较足,绿色的是以甜口为主,是纯甜口,现在价格是8块钱左右,比之前的价格翻了4倍还多,现在别看这棵上这些柿子都没采摘,但是现在货都已经订出去了,供不应求。”
殷金华所在的前疃村是寿光种番茄最早的村庄之一,虽然起步早,但以往是以种植蔬菜西红柿为主,农户们收益并不高。
寿光市古城街道前疃村党支部书记殷凤海介绍说:“原来市场停留在田间地头,没有统一的规格,菜农的收入非常低,不光我们村,像周边村也是这样。”
打破壁垒,让村庄与产业深度融合,山东将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片区作为破局关键。古城街道围绕番茄这一产业链,联合前疃、后王等9个村,一体谋划。
寿光市古城街道人大工作室主任张云昌介绍说:“按照产业链来差异化布局,野虎村周边,主要进行番茄品种示范推广,前疃村周边主要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后王村周边主要是进行产销,冷链物流仓储包装,整个片区共同打造七彩番茄优质品牌。”
政府推动下,片区还与中国农科院、农业龙头企业建立合作,育种、育苗实现本地化的同时,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联农带农模式,对番茄的种植技术、生产标准、质量检测实行统一管理,从源头上把控品质。
寿光市古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李祥滨介绍说:“注册了古硕番茄的5个商标,全部获评农业农村部绿色食品认证,以片区为抓手,做大做强农业产业,用品牌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带动农民增收和农业产业升级。”
以片区为单元谋划产业“一盘棋”,沂水县诸葛镇“陌上花开”乡村振兴片区,流转土地1500多亩,大力发展观赏鱼养殖,成立镇级联合社,对片区内18个村的村级合作社和养殖户采取“合作社繁育、养殖户代养、联合社技术支持、统一销售”的经营模式。
沂水县苗氏金鱼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苗健告诉记者:“联合社向村民统一提供鱼苗、鱼粮,派出我们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指导,保证鱼成活率在98%以上,鱼长大了之后保底价40元一条回收,向村集体一条5元分红。”
三年下来,小金鱼渐渐打出了名气。当地又推出研学游、特色采摘等多个农文旅项目,建设民宿66 套,依托古村落的山水资源,打造户外露营、洱海秘境等多个网红打卡点,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片区年接待游客数量超30万人次。
沂水县诸葛镇党委书记刘涛介绍说:“以片区为抓手,实现资源整合,共建共享,做优我们的一产养殖、做强二产农产品加工、做活三产特色文旅。去年,我们片区内18个村庄村集体收入均超过20万元,人均增长5000元。”
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山东坚持片区化推进、组团式发展,每年规划建设片区300个左右,其中省级70个。形成由小片到大片、少片到多片的梯次建设格局。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宋文华表示:“选择产业基础好,党组织强和有发展潜力的村庄作为龙头,统筹推动片区内党建联建,产业融合,资源整合和人才聚合,排好优先序,一片片抓,抓一片成一片。”
下一篇:浙江,唱一台“文化+科技”的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