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楼重建背后的乡情密码
创始人
2025-11-23 09:35:57

白云下,高台上,镇海楼巍然矗立,静观闽江潮起潮落。明代建成以来,这座“胜地崇楼、闽邦巨锁”,以“压十郡之回澜,跨三山而耀彩”之势,成为福州最具象征意义的地标,也是游子心中跨越重洋的精神坐标。

倡议缘起

从镇海楼俯瞰,福州城绿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尽收眼底。每当有宾客来访,世界福州十邑同乡总会名誉会长林铭森都会推荐大家登楼远眺。

镇海楼重建背后的乡情密码镇海楼。记者 池远 摄

镇海楼有“八闽第一楼”之称,兴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作为当时福州古城的最高建筑,镇海楼上可以远眺千里闽江的入海口,是海船进出福州港的重要标志。然而,这座古楼命运多舛,历经多次毁坏与重建,至1970年拆除。

在林铭森与海外乡亲的往来中,镇海楼是大家常提及的话题。加拿大侨胞李共青还曾用自己在海外收集到的老照片,在三坊七巷举办收藏影像展,其中就有1915年至1935年不同时期不同角度的福州镇海楼照片。

喜爱历史文化的林铭森,曾对东南沿海三大镇海楼进行了探访。他发现,广州、杭州的镇海楼都已修葺一新,成为驰名中外的文化地标,而福州屏山的镇海楼仍沉寂未兴。于是,他一有机会就向福州市领导转达海外乡亲的心声:“如果在原址上重建镇海楼,一定能为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色生辉。”

2006年,为落实国务院“屏山为福州三山之首,逐步恢复屏山之巅镇海楼等文物古迹”要求,回应广大市民群众的呼声和期盼,福州重建镇海楼。值得一提的是,福州镇海楼的几次重建,均有海外侨胞的慷慨资助。这一次,他们也没有缺席。

同年,林铭森与时任香港福州十邑同乡会会长林民盾、前任会长朱正受邀回榕座谈。会上,福州市有关方面介绍了镇海楼重建的设想,期望社会各界参与支持。几位侨领积极响应,表示愿意为项目筹措资源、贡献力量。

“人不能忘本,我们的根在福州。”这句简短的话,道出海外同胞共同的初心。

涓滴成海

“镇海楼寓‘雄镇海疆’之意,携‘摘斗摩星、目空今古’之风,有保佑福州十邑平安、和祥之喻……呼吁世界海外乡亲积极参与镇海楼的重建。”这句话,出自一份由海外乡亲联署的倡议书。倡议书详述镇海楼的历史与象征意义,呼吁全球福州人共襄善举。

很快,这封倡议书在世界福州十邑同乡总会的组织下传遍各地。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侨团纷纷响应——有人以100港元、10美元起捐;也有人慷慨解囊,捐出上百万元人民币。数十个海外福州社团,则以集体名义加入捐款行列。

从倡议发起至工程落成,前后近千名福州十邑乡亲响应号召,组织者逐一记录下每位捐款人的姓名。“相较于庞大的工程投入,这些善款或许微不足道,但每一笔捐款都发自福州海外乡亲的真心,这份情义是无价且永恒的。”林民盾说。

作为联系全球福州十邑乡亲的重要国际性社团之一,世界福州十邑同乡总会多年来持续为乡亲们搭建联络乡谊、互通信息、凝聚共识、互助守望的平台。镇海楼重建时,世福总会也架起桥梁。 

2007年4月,福州市政府与世福总会代表团座谈,向客人们介绍了镇海楼的修建现状。世福总会会长张仕国表示,修建镇海楼将进一步唤起海外乡亲的爱乡之情,并向镇海楼修建工程进行了捐赠。

在福州举行的第九届世界福州十邑同乡恳亲大会上,郭鹤年、黄双安、俞培俤等多位侨商再次伸出援手,分别为镇海楼建设捐赠100万元,助力工程推进。

同年秋,福州面向海内外征集镇海楼楹联,仅一个月便收到作品2000多幅,其中不少来自海外侨胞。

75岁的梅彭康从美国旧金山市寄来3副对联,并留言道:“我是一位老华侨,记得小时候曾随祖父到过福州,弹指间已大半个世纪了,今欣闻福州镇海楼举办征联活动,真是一种缘分,高兴异常,兹附上征联助兴。我太太见我在写对联,认为此活动很有意义,也写了一副,虽不很完美,但精神可嘉,兹一并附上参征。”梅太太的对联是:“镇业宏发人民小康尽欢颜,海城繁华金库大满齐兴旺。”

文化新生

2006年12月14日,细雨纷飞的屏山之巅,镇海楼重建工程奠基仪式的参与者共同铲起沙土,开启了跨越时空的文化接力。

“得益于省市的大力支持,镇海楼重建项目进展顺利,工程的每个细节都力求极致:最好的团队、最好的木料、最好的大漆……”见证项目建设全程的林民盾表示,对所有人而言,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工程,参与是一种荣幸。

2009年1月,镇海楼与屏山公园正式对外开放。为答谢福州十邑海外乡亲的倡议与慷慨捐助,景区特别准备了成沓的入园门票,诚邀他们“常回家看看”。林铭森自此成了镇海楼的常客,不仅自己频繁来访,更殷切希望年轻一代多了解家乡的文化,“众人一起热爱自己的家乡,家乡才能够繁荣发展”。他带着儿孙、领着海外乡亲,一次次登上镇海楼,见证每一次升级——

2015年,镇海楼负一层的福州历史文化名城展示馆建成开放,以时间为主线、以历史为脉络,展示福州历史上的六次拓城和五次建都。

2021年,以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榕举办为契机,镇海楼一、二层开辟为福州古厝展示馆,以《福州古厝》内容为主线,详尽介绍了福州地区具有闽都文化特色的古厝。

2024年,镇海楼完成夜景灯光提升改造工程。镇海楼平台灯光呈蓝色,意指海洋;楼体为船身,立柱为桅杆,翘角宝顶为船旗彩旗,取“宝船镇海”之意。

如今的镇海楼,早已超越单纯的古建筑范畴,已成为福州向世界打开的一扇探寻闽都文化的窗口。福州人民认为,它是太平盛世的象征,是守护一方平安的寄托。

每次在手机上刷到网友给福州镇海楼的好评和点赞,林民盾都会由衷欣慰,并相信所有参与重建的海外乡亲,也一定有着同样的骄傲。(记者 莫思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奖金50万的特等奖被取消,官方... 第二届“中国书法大厦杯”书法大奖赛组委会11月22日发布公告:由于网民反映强烈,根据相关人员提供的线...
多个南方城市上榜热门目的地,今...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随着天气转冷,我国北方多地迎来降雪,许多滑雪场陆续开板,又一个火热的冰雪季拉...
海报丨那些被大熊猫“伞护”的伙... (来源:千龙网)大熊猫是和平的象征、友谊的使者。作为全球36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四川是全球最大...
解放军报:全面提升新兴领域战略...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新兴领域是新质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形成和存在的共性空间。新兴领域战略能力,关系我国...
沪上金融家评选启动,展现金融家...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微博 “沪上金融家”评选自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