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产改”进行时】将“千里海岸线”打造为“产业工人成长线”
创始人
2025-11-23 02:51:10

(来源:工人日报)

从车间里的生动党课,到产业链上的技能竞赛,再到创新工作室内迸发出的智慧火花……自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以来,山东省威海市总工会以“精致城市·幸福威海”为底色,举旗帜、筑赛道、解难题、促合力,将“千里海岸线”打造成为“产业工人成长线”,锻造出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新时代产业工人大军。

铸魂赋能:从“车间党课”到“全链条成长”

“要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日前,威海光威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谷大伟创新工作室”内,一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会”正在开讲,为大家讲课的是车间主任、全国劳动模范谷大伟。

把党课搬进车间,让理论走进一线。这样的场景,在威海已是常态。

面对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需求,威海市总着力构建覆盖全职业生涯的技能形成体系,从“铸魂”到“赋能”,全方位支持产业工人成长。

在“铸魂”方面,创新“党建+工匠精神”融合模式,打造“红帆领航”精神坐标。全市建成32处劳模工匠教育基地,形成全域红色矩阵;500余场“车间里的党课”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一线,激发产业工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赋能”方面,打造“园区即校区、车间即课堂”的产教融合范式。学院建在园区,专业办到企业,建成省级公共实训基地15家、省级产教融合企业27家,年培训高技能人才超过5万人。这种“产业+人才”的双向奔赴,让学习不再远离生产,技能提升触手可及。

在“搭梯”方面,深入实施“威海工匠”培育工程,搭建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截至目前,已培育省级工匠29人、威海工匠187人,区市及企业工匠近千人,形成高技能人才梯次培育的“金字塔”结构。

竞赛创新:从“螺丝钉”到“驱动者”

“我从没想过,一个普通的纺织工人,能站上全国的领奖台。”说这话的是威海纺织集团的女工张雨晴。在2024年举办的全国纺织服装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她凭借精湛技艺夺得金奖。

张雨晴的蜕变,源于威海市总持续推进的技能竞赛体系。围绕8大产业集群和10条优势产业链,威海每年开展30个以上工种的技能竞赛,参赛职工超过30万人次。

竞赛之外,创新成为产业工人成长的另一条赛道。

在克莱特菲尔风机股份有限公司,职工刘占军展示了公司的“创新积分银行”——工人每提出一项创新建议,就能获得相应积分,积分可以兑换福利或奖金。

刘占军自制的叶轮切割设备,每年可为公司降低成本25万元。他也因此获得3500万分的创新积分,成为全公司职工的榜样。他由衷地表示,“过去我们是生产线上的‘螺丝钉’,现在成了创新链上的‘驱动者’。”

目前,威海市总已在全市建成省、市创新工作室1551家,跨行业工作室联盟14个,辐射带动企业创新班组31570个,职工创新创效累计超过20亿元。

幸福升级:“硬支撑”+“软环境”双向发力

“技能有价值,创新有回报,我们干起来更有劲头。”天润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钳工班长王海涛2024年被评为“威海工匠”,每月额外享受800元工匠津贴。

在威海,技能不再只是一纸证书,更是实实在在的待遇。

近年来,威海市总围绕畅通职业发展通道和提升生活品质,从“硬支撑”到“软环境”双向发力,持续擦亮职工幸福底色。

“硬支撑”方面,实施“技能薪酬+创新激励”双轨机制,推动企业建立技能津贴制度,全市各企业累计发放激励资金7000多万元。同时,通过“工匠津贴”“创新成果兑现”等组合拳,实现技能价值可量化、创新成果可兑现。

“软环境”方面,践行“需求导向+精准服务”工作理念,围绕职工关心的素质提升、子女教育、困难帮扶、法律服务等问题,将职工诉求转化为服务清单,提升职工获得感、幸福感,让他们切实感受到成长的温度、奋斗的价值、幸福的质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工作态度差检讨书范文 工作期间...   工作态度检讨书(一)  尊敬的单位领导:  您好,关于我此次疏忽、怠慢工作的严重错误,我要向您做...
工作态度散漫检讨书1000字 ... 尊敬的领导:  我错了  x月x日,在工作中,我不仅仅没有认真投入工作,还....并被领导发现。几天...
马尼拉的算计:为何此时派飞机闯... 11月21日,菲律宾一架搭载记者的塞斯纳小型飞机闯入中国黄岩岛附近空域,遭到中国军机的空中拦截与驱离...
工作态度检讨书范文汇总 检讨书...   超市工作态度检讨书  尊敬的超市领导:  您好,我怀着懊悔、自责、心痛的心情向您递交这篇“工作态...
学生班长管理失职检讨书范文 班...   尊敬的老师:  我错了  今天晚上夜自修期间,班级同学起哄说是要开启教室里的多媒体电脑,利用多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