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法院 | “友情借条”遇危机 对簿公堂化干戈
创始人
2025-11-22 22:16:04

“当初真是好心借钱帮他,没想到现在要回来这么难!”一次次的催要无果,让昔日友情渐渐蒙上一层阴影。出借人冯先生怀着复杂的心情走进了旬阳市法院神河法庭。但未曾想到,这场看似要针锋相对的纠纷,最终在一种温和而充满智慧的方式下得以圆满化解。

案情回溯:友谊小船因“财”搁浅

几年前,冯先生的友人陈先生因急需一笔周转资金向冯先生求助。出于朋友情谊,冯先生慷慨解囊,双方签订了借条,明确了借款金额和还款日期。

然而,借款到期后,陈先生却以各种理由推脱,迟迟未能还款。多次沟通无果,二人关系降至冰点。冯先生感到既寒心又无奈,最终选择一纸诉状,将陈先生告上法庭,试图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案件进入法庭后,承办法官并没有简单地直接安排开庭,而是在征得双方同意后,优先引入了调解程序。调解初期,双方情绪对立,场面一度陷入僵局。

冯先生情绪激动:“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到了时间就该还钱!这有什么可说的?”他坚持要求对方一次性付清全部本息。

而陈先生则一脸为难,他并不否认借款事实,但道出了自己的苦衷:“我不是不想还,确实是最近经济遇到了困难,资金非常紧张,一次性拿不出来,我的贷款也还没批下来……”

法理情交融:法庭巧破僵局

面对双方的现实困境,承办法官意识到,如果简单地一判了之,很可能出现“案件结事未了”的局面。

承办法官一方面安抚冯先生的情绪,肯定其合法权益的正当性,同时引导其换位思考,理解对方的困难;另一方面与陈先生严肃沟通,明确其履行法律义务的不可推卸性,并协助其梳理财务状况,探讨可行的还款方案。

双赢结局:分期履行方案解“两难”

经过承办法官耐心细致的沟通与协调,双方同意由陈先生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偿还,明确每期还款的具体金额和日期,既给了陈先生缓冲的空间,也为冯先生的债权加了一道“安全锁”。

在签订调解协议时,陈先生诚恳地向冯先生表达了歉意,冯先生也表示了谅解。双方握手言和,一段因“财”而生的芥蒂,终于在法庭的调解下得以消融。

承办法官在此提醒广大群众:民间借贷需规范,借条凭证不可少。同时,当发生纠纷时,诉讼并非唯一途径。法庭调解作为一种高效、便捷、成本低且不伤和气的纠纷解决方式,能够充分考量双方当事人的实际处境,量身定制解决方案,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是化解基层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优选之道”。

作者:代 娟

编辑:侯宜均

责编:翟力强

审核:姚启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从单点出彩到连片成景,雪野“三... 从单点出彩到连片成景,雪野“三乡画卷”解锁农文旅融合新路径 ...
国宝画重点|跨越数千年 黄金映...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黄金如缕,互鉴为桥。多样文明是世界的本色,每一种文明都是美的结晶。作为文明的载体...
2025赛季中超收官 上海海港... 11月22日,2025赛季中国足球超级联赛最后一轮比赛同时展开。最终,上海海港在客场以1比0战胜大连...
直击2025广州车展|“市场+...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财联社)财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