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驻俄罗斯记者 赵祺
一项据称由美国和俄罗斯私下策划的乌克兰和平框架协议近日浮出水面。据西方媒体报道,这份包含28项内容的框架协议要求乌方放弃对顿巴斯地区实际控制,将当前乌军规模削减一半,终止西方对乌军事援助。乌方则会得到相应经济补偿用于战后重建,美方也承诺达成协议后会向乌方提供安全保障。
尽管外媒目前披露的协议内容尚处草案阶段,或与各方未来可能达成的实际协议存在偏差,但作为特朗普政府解决乌克兰问题的最新努力,草案被披露本身就已表明美俄正在加速推进乌克兰问题和平进程。
“乌克兰目前处境不容乐观,所有人都看在眼里”,乌克兰总统前外交政策顾问叶利谢耶夫认为,深陷高层腐败丑闻的泽连斯基政府目前正面临内忧外患。前线战事不力、兵员严重匮乏和因俄方打击而造成的持续能源断供正不断蚕食着乌克兰民众的信心。
“鉴于乌克兰实力日益衰弱,应当寻求在合理条件下尽早实现和平”,英国政治学家阿纳托尔·利文表示,很多西方政客认为,继续乌克兰战争“物有所值”,因为这可以在不牺牲西方人性命的情形下继续削弱俄罗斯,“但战争持续时间越长,乌克兰将会遭受更大失败,俄罗斯则会取得更大胜利”。
对特朗普政府而言,则需尽快在乌克兰问题上“有所建树”,以应对国内日益上升的内政压力。
11月18日,美国国会众议院以427:1的投票结果通过《爱泼斯坦档案透明法案》,强制要求美司法部在法案生效后30天内公开所有关于爱泼斯坦案的调查材料。参议院随后通过一致同意程序“秒过”众议院版本,并承诺一旦众议院完成手续、法案正式送交,即自动视为通过,直接送交总统特朗普签字。
围绕爱泼斯坦案文件公开问题,特朗普政府正在经历又一波内政压力浪潮。如何尽快在乌克兰问题上取得突破,兑现自身竞选承诺,延续施政纲领,对冲内政压力,是摆在特朗普面前的一道难题。
不过,这份被披露的草案能否真正落地成为解决乌克兰问题切实可行的方案,各方目前仍有分歧。
“这一版似乎非常可行,也是兼顾各方利益的妥协方案。”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维克多利亚·茹拉夫廖娃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驻俄罗斯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份协议显然不会让双方(俄乌)都完全满意,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一项妥协,而非试图满足任何一方的愿望,“我认为这完全可以作为谈判的基础,并有助于真正启动和谈。”
俄罗斯总统普京11月21日也表示,美国就结束俄乌冲突提出的协议草案可能成为和平解决乌克兰问题的基础,并表示俄方已准备好展开和平谈判,这需要对协议所有细节进行实质性讨论。
欧洲方面则试图为乌克兰争取时间,以期更好地应对来自美方的谈判压力。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娅·卡拉斯表示:“我们都希望这场战争结束,但结束的方式至关重要。当前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时刻。”英国智库查塔姆研究所(又称“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研究员蒂姆·阿什表示:“俄罗斯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而乌克兰却几乎什么也得不到。如果泽连斯基接受这种情况,我预计乌克兰将出现巨大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动荡。”
泽连斯基11月21日的表态也表现出其不愿直接回绝美方提议,但这样一份协议在乌克兰看来仍难以接受,“我们赞赏美国、特朗普总统及其团队为结束这场战争所作的努力,但这必须是一项能够确保尊严的和平计划。”
“欧洲的目标似乎并非寻求达成更好的和平协议,而是不断削弱美国的提议,直至莫斯科无法接受”,常驻布鲁塞尔的外交政策专家埃尔达尔·马梅多夫认为,任何切实可行的和平方案都离不开各方痛苦的妥协。
达成痛苦的妥协需要更多时间和空间,从协议草案到真正方案落地,各方恐怕还要进行持续数月的艰苦谈判。乌克兰需要稳定国内政治基础以作出妥协,俄罗斯需要接受难以实现最高战略和军事目标的现实,欧洲需要认清其解决乌克兰问题的政治资源正在耗尽,美国则需要尽可能平衡各方地缘政治利益诉求。
不过,随着美方不断向乌方施加更大政治压力,叠加俄军在前线持续推进,一个趋势是明确的,留给乌克兰的政治回旋空间正在日益收窄。
乌克兰问题和平进程能否因此迎来曙光?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1942年阿拉曼战役胜利后的经典表述也许可以回答这个问题,“这不是结束,这甚至不是结束的开始,或许这只是开始的结束。”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