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1月22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敏)11月22日,2025能源转型大会在京召开。会上发布的《2025北京未来科学城能源谷产业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能源谷先进能源产业2024年营业收入突破2500亿元,成为北京市昌平区第一大主导产业。北京昌平正加速成为全国能源技术创新策源地与产业发展新高地。
未来科学城能源谷作为推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主平台,目前累计建成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高水平科研平台60个,设有院士工作站7个,“三桶油”“两张网”“五大发电集团”全部在此设立了分支机构或研发总部,并汇聚一流能源高校、2万余名科研人才,形成了央企、民企、高校等多元主体协同创新的发展格局。
过去的三年中,有20家央企研究院和科技型企业的累计78项成果在“能源谷”就地转化。未来科学城能源谷持续做强国家电网、国家电投2个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平台,支持碳力加速器、中孵融创等4个民营孵化器发展壮大,精心保障创新成果落地生根。
记者了解到,2025能源转型大会的举办,将进一步强化能源谷作为能源行业发展方向引领平台、前沿技术发布平台、国际交流合作平台的功能,持续提升昌平区在全球能源领域的专业影响力。会上同时发布《全球能源转型报告(2025)》,为全球能源变革提供权威洞察。
11月22日,2025能源转型大会在北京未来科学城开幕。受访者供图大会的技术交流环节成为展示能源新质生产力的窗口。15家国内外企业集中展示了能源与数字化、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成果。室内展区由多家央企领衔,呈现了能源行业智能化解决方案;室外展区,氢能机器狗、氢能两轮车、电力巡检无人机等高端装备现场演示,凸显了能源谷在氢能、储能等前沿领域的硬科技实力。特别展示的“驭电”智能仿真大模型等央企“国之重器”成果,进一步彰显了区域的创新策源能力。
在11月22日举办的2025能源转型大会上展出的设备。受访者供图本次大会还同步召开两场重点活动和六场专题会议。其中,两场重点活动包括企地合作论坛和未来科学城能源谷高质量发展大会暨2025能源转型大会闭幕式,重点聚焦企业、高校、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深化交流、凝聚合力,并设置了一批项目签约、政策发布、未来科学城“院长联盟”成立仪式等丰富活动。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