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扬子晚报
“一条大运河,孕育了千年中华文明。”11月21日,运河之畔的无锡梁溪暖意融融,“中华文脉·千年运河”第二届大运河文化摄影展在此开幕,第三届摄影活动同步启动。300余位摄影名家、媒体记者与市民代表齐聚,用镜头与掌声,向这条流淌千年的“文化长河”致敬。
本次活动由中国摄影家协会、江苏省文联主办,中国摄影报社、江苏省摄协等单位承办。中国摄协副主席王琛、杨越峦,江苏省文联副主席黄俊,无锡市副市长卢敏,梁溪区委书记朱刚、区长周子川,江苏省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许益民,江苏省摄协主席肖勇,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主席王杰,安徽省摄影家协会主席许国等出席仪式。
“大运河是写在大地上的‘活态史诗’。”中国摄协副主席杨越峦的话引发共鸣。他翻阅着参展作品感慨,这些影像让史书里的运河“活”了过来——既有运河落日的壮阔景致,也有老无锡在河边洗衣的烟火瞬间。当天,12位入展作者领到证书,“梁溪十佳拍摄点”同步发布,南长街、古运河景区等特色地标榜上有名,为摄影爱好者提供了“打卡指南”。
江苏省文联副主席黄俊在致辞中强调,大运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航道”,这份活态遗产承载着千年文脉与民族精神。他认为,摄影展落户江苏,既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国家战略的生动实践,也源于江苏“水韵人文”的深厚积淀。“摄影家们以光影为笔,让运河风光、沿岸生活与文化内核在镜头下绽放光彩,助推江苏故事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作为运河滋养三千年的宝地,梁溪区成为本次活动的核心舞台。区长周子川在欢迎辞中透着自豪:“这里有千年运河文明,也有AI、空天信息等新产业,还是‘美食之都’。”他向全国摄影家发出邀请,希望他们用镜头捕捉玉祁蹄髈的香气、南长街的夜韵,记录这座城区的古今交融。
记者了解到,第二届摄影展堪称“全民参与的影像盛宴”——全国3000多名摄影人投稿超3万件,最终120件精品脱颖而出,其中10件视频作品让运河故事更富动感。展览分为三大板块,既有名家力作,也有摄影训练营学员的新锐作品,宏大叙事与微观视角相映成趣。
活动现场,“中国摄影报·无锡梁溪摄影驿站”揭牌的红绸落下,标志着梁溪成为运河摄影的“固定创作基地”。接下来三天,300位摄影家将分成6个创作团,深入梁溪街巷采风。中国摄协副主席王琛、省摄协名誉主席许益民还将带来摄影讲座,梁溪区准备的文化展示和景区灯光秀,更让采风之旅“干货满满”。
“拍过很多运河,梁溪的味道最特别。”来自各地的摄影家举着相机聚焦无锡,暮色中灯笼初上,古桥映在水中,按下快门,记录一场光影之约,让运河文化、梁溪故事通过镜头,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宋峤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