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蔡鼎 每经编辑|魏官红
A股上市公司领益智造(002600.SZ)于11月20日向港交所呈交了IPO(首次公开募股)申请文件,国泰海通和国泰君安国际为联席保荐人,这距离公司9月29日公告筹划发行H股事项仅过去不到两个月。
招股书显示,领益智造拟将此次港股IPO募集资金用于进一步提升研发能力、通过设备投资提升产能及升级核心生产工艺;为支持行业资源整合而进行的战略投资及收购;扩展海内外的生产基础设施以及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每日经济新闻》梳理领益智造招股书发现,2022年至2024年及今年前三季度(以下简称“报告期”),公司在国内的收入占比呈不断下滑的趋势,同期海外收入占比不断上升。报告期内,公司的客户和供应商存在重叠情况。
海外营收占比不断上升
据招股书,领益智造是一家AI(人工智能)硬件智能制造平台公司,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一站式智能制造服务及解决方案。公司打造了覆盖从核心材料、精密功能件、模组到精品组装的全链条产品矩阵,广泛应用于AI硬件、汽车以及低空经济等领域。
招股书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称,以2024年收入计,领益智造在全球AI终端设备高精密功能件市场行业中排名第一,在全球AI终端设备高精密智能制造平台行业中排名第三。
根据招股书,领益智造直接面向客户销售产品,无任何外部经销商。公司商务中心由1001名人员组成,为国内外客户提供服务。公司通过向遍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4000名客户提供产品和解决方案,实现全球化的业务布局。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运营62个区域中心,其中14个位于海外。
按业务板块划分,公司绝大部分收入来自AI硬件,报告期内,该业务板块的收入占比分别为91.2%、89.9%、92.1%和87.6%,呈震荡下滑趋势。同期,汽车及低空经济业务的收入占比从3.1%小幅升至5.2%。
此外,报告期内,领益智造的境外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26.2%升至今年前三季度的47.3%。同期,公司在国内的收入从73.8%下滑至52.7%。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领益智造有约10万名全职员工,其中16.4%位于海外。
去年“增收不增利”,客户与供应商有重叠
报告期内,领益智造的收入分别为345.03亿元、341.54亿元、442.6亿元以及375.90亿元。对应期内利润分别约为15.6亿元、20.14亿元、17.61亿元以及19.66亿元。
可以看出,虽然公司2024年营收较2023年增长了29.59%,但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
记者注意到,报告期内,领益智造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总收入分别为169.47亿元、177.67亿元、247.73亿元和212.13亿元,分别占总营收的49.1%、52.0%、56.0%和56.4%。同期,公司来自单一最大客户的收入占比分别为24.4%、24.2%、22%和18.4%。
公司在招股书中指出:“在可预见的未来,我们仍将有很大一部分收入来自少数主要客户。若我们与此类客户的关系未能维持或未能按预期发展,我们可能无法维持或增加来自这些客户的收入和利润,使其规模达到与过往相当的水平,甚至可能完全无法实现维持或增长。”
记者还注意到,报告期内,领益智造的客户和供应商存在重叠情况。招股书便明确提及,报告期内,公司前五大客户中的五位、五位、四位和四位同时也是公司的供应商。所产生的收入分别占各期总收入的49.1%、52.0%、48.2%和47%。报告期内,公司前五大供应商中的一位、两位、两位及两位也是公司的客户,所产生的收入分别占各期总收入的3.8%、15.4%、11.5%及12.8%。
对此,公司称:“我们的部分重叠客户和供应商要求其供应商(包括本集团)采购由其生产或供应的特定原材料及零部件。此举旨在使有关客户及供应商能够全面控制采购流程,确保原材料的成本效益与质量稳定性⋯⋯我们的部分重叠客户和供应商是AI终端设备行业的大型企业,拥有多元化的产品组合。”
曾作价超200亿元借壳A股上市,2022年拟发行GDR但后又终止
领益智造的历史可追溯至其全资子公司领胜电子在中国注册成立时,曾芳勤于2011年成为领胜电子的控股股东,其后于2012年创立领益科技,并成立领益科技集团。经过一系列股权转让,领益科技成为领益科技集团(包括领胜电子)的控股公司。2017年7月,领益科技以207.3亿元的作价,借壳江粉磁材,次年3月完成重组,由此登陆A股市场。
截至招股书披露日,59岁的领益智造董事长曾芳勤合计控制公司58.64%股权,为公司实控人。
Wind数据显示,自借壳登陆A股以来,领益智造已分红五次,累计分红约29亿元,而这些分红较多归属于曾芳勤。
图片来源:Wind截图
招股书还提到,领益智造曾考虑于2022年通过发行GDR(全球存托凭证)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然而,在评估了当时的市场状况、营运资金安排和公司的长期业务战略后,公司决定终止原定于2023年进行的GDR过往上市尝试,并通过发行可转债作为替代性的融资方案。
2024年11月,领益智造发行可转债融资约21.37亿元,募投项目分别为田心制造中心建设项目、平湖制造中心建设项目、碳纤维及散热精密件研发生产项目、智能穿戴设备生产线建设项目、精密件制程智能化升级项目、智能信息化平台升级建设项目。
记者注意到,报告期内,公司的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分别为102.17亿元、102.31亿元、128.25亿元和144.61亿元,呈不断增长的趋势。此外,领益智造报告期内的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分别为83.94亿元、96亿元、119.39亿元和137.64亿元,亦呈不断增长的趋势。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其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占流动负债的比例达62.4%。
11月21日下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领益智造,对于公司此前终止GDR的发行,公司证券部人士表示,其实主要是综合各种融资方式对公司和股东的利益以及其他考量,因此决定通过发行可转债来融资。
针对公司报告期内国内收入占比不断下滑,而境外收入占比不断上升的情况,该人士称,境内外收入占比更多还是看客户的订单,还有供应各方面的一些要求。“境内外收入(占比)更多还是属于客户优先,是以客户为导向。”
封面图片来源: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文多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