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晚,深圳前海欢乐剧场灯火璀璨,海天一色的浪漫景致中,全运会历史上第一次将陆域看台与水域舞台创新融合的闭幕式在此举行。当第十五届全运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会”)的主火炬缓缓熄灭,粤港澳三地青年同歌共舞,共同演绎的“大湾区交响曲”久久回响。
十五运会以其首次由广东、香港、澳门三地联合承办而备受关注。在粤港澳三地紧密协作下,十五运会作为一届彰显制度优势、展示湾区特色、体现岭南风格的体育盛会将永远载入中国和全运会的史册中。
我国运动健儿也交出了一张耀眼的成绩单。据统计,在十五运会田径、游泳、射击、举重、场地自行车、攀岩等有纪录项目中,创超8项世界纪录、5项世界青年纪录、13项亚洲纪录,12个小项夺冠成绩超过巴黎奥运会冠军成绩,全面展示了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成就。
十五运会的37个参赛代表团中,有31个代表团获得金牌、35个代表团获得奖牌,进一步体现了我国竞技体育区域间均衡发展的良好趋势。
东道主广东、香港、澳门以承办全运会为契机,推动本地区竞技体育实现更好发展,均取得优异表现:广东获得的金牌总数稳定保持在第一集团前列;香港首次获得游泳、帆船、击剑、橄榄球等项目的全运会金牌,金牌总数实现较大幅度增长;澳门派出最大规模代表团,多数项目首次参加全运会,在乒乓球、铁人三项、女子排球等项目上有亮眼表现。
樊振东、陈芋汐、侯志慧等一批巴黎奥运会冠军在十五运会上挑战自我、超越极限,展现了中国水平、中国力量。马龙、汪顺、巩立姣等老将,在十五运会的赛场上继续用坚守诠释热爱可抵岁月漫长。以张展硕、王子菲、于子迪、赵一程、孙思蓓等为代表的一批05后、10后小将在十五运会展现出挑战奥运冠军的实力,上演了“青春风暴”。
作为在“一国两制”框架下由粤港澳三地协同举办的全运会,十五运会设置并组织了横跨湾区三地的公路自行车比赛以及横跨深港的马拉松赛,开创性采用对人、车、物“前置查验、闭环管理”的方式,让运动员顺利通过边检口岸,实现了“零延时、零接触、零等待”,做到了跨越时空、突破体制、凝聚人心。
十五运会的成功举办,彰显了“一国两制”制度优势,推动了大湾区协同发展,探索了“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规三地”的新机制,促进了人员、物资、信息等要素高效流动,为区域一体化发展积累有益经验。
十五运会举办之际,国际奥委会主席考文垂亲临赛场观赛,她对本届全运会的办赛水平给予了高度评价。可以说,十五运会的成功举办也向世界展示了大湾区合办大型赛事的条件和能力。
粤港澳三地充分利用各自的独特优势,在联合举办十五运会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1+1+1大于3的协同效应。而更深层次的,是人心的融合,当香港、澳门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进程中迈出关键一步,是“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生动体现,更是港澳同胞、尤其是青年一代亲身感受国家荣耀、深化对国家归属感与自豪感的宝贵一课。
历时13天,这一曲“大湾区交响”是如此热烈和激昂。当全运会会旗被转交到下届东道主——湖南省代表的手中,十六运会已大步向我们走来。
火炬已熄,但十五运会留下的光辉将持久照亮大湾区的未来。
本报深圳11月21日电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下一篇:缅甸表明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