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云南日报
夺金时刻 女子自由式摔跤68公斤级 龙佳
男子20公里竞走 张俊
女子马拉松比赛 张德顺
田径女子800米 吴洪娇
女子3000米障碍赛 罗霞
场地自行车男子凯林赛 解涵
山地自行车男子越野赛 吕先景11月21日晚,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在深圳闭幕。
十五运会赛场上,云南代表团以昂扬的斗志和坚韧的拼搏精神,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在竞技比赛项目中共获得7金10银11铜,奖牌总数达28枚,为历届全运会奖牌总数最多,位列奖牌总数第15名,创下历届全运会最高排名。这份成绩的背后,是运动员们秉持“赛出精气神、拼出好成绩”的坚定信念,更是云南健儿在赛场上的奋力拼搏、坚持不懈,以及对“更高、更快、更强”体育精神的生动诠释。
多点开花显实力
云南代表团的7枚金牌覆盖田径、自行车、水上等优势项目,体现了项目布局的科学性与针对性。
赛场上的一幕幕场景令人难忘。11月15日,在十五运会女子马拉松比赛中,云南运动员张德顺凭借出色的节奏控制和后半程的强大冲刺能力,以2小时30分20秒的成绩夺冠,为云南代表团摘下本届全运会的第3块金牌。她凭此成为全运会历史上首位连续两届获得马拉松冠军的运动员,以“长跑女王”的姿态展现了云南运动员的耐力与韧性。在女子3000米障碍赛中,罗霞以9分26秒44的成绩夺冠,不仅创造了个人最好成绩,更成为云南首位在该项目上夺得全运会金牌的运动员。
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稳定,关键时刻敢打敢拼,既有传统强项的巩固,也有新兴项目的突破。在场地自行车男子凯林赛决赛中,解涵凭借出色的爆发力和战术执行能力夺金,实现了云南在全运会该项目上金牌“零的突破”。
在耐力型项目中,云南选手充分发挥高原训练优势,以顽强的意志征服赛场,成为“云岭铁军”精神的生动注脚。在山地自行车男子越野赛中,吕先景以1小时22分24秒的成绩领先第二名29秒,强势夺金。这是他继十三运会后再度登顶。他的队友袁金伟、何学辉分获银牌和铜牌。云南代表团包揽该项目前三名,展现了云南在山地自行车领域的强大实力。
梯队建设见成效
云南代表团收获的10枚银牌与11枚铜牌,覆盖田径、自行车、皮划艇、摔跤、武术等多个项目,展现了人才梯队的厚度与潜力。
开赛伊始,余迪昊在武术套路男子南拳南刀南棍全能比赛中夺银,并作为旗手在开幕式中带领云南代表团出场。
在女子山地自行车比赛中,伍志帆与梁正兰分获银牌和铜牌,与男子组共同构成云南山地自行车队的“金银铜矩阵”。在皮划艇静水项目中,老将刘浩与小将董树祥搭档,在男子500米双人划艇中夺得铜牌,体现了新老结合的传承优势;在女子200米双人划艇中,张淼与严红艳以42秒208的成绩摘银,展现了团队协作的力量。这一成绩证明,云南在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科学化训练体系构建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田径赛场上,吴洪娇在女子1500米比赛中以4分11秒86刷新个人最好成绩摘银,张德顺在女子10000米项目中再添1枚银牌,罗霞在女子5000米“雨战”中夺银,彰显了云南在中长跑领域的传统优势。年轻选手在比赛中不畏强手、敢于拼搏,老将则凭借经验稳定局面,新老结合阵容为云南代表团夺得好成绩奠定了坚实基础。
赛场内外,云南健儿以“赛出精气神”为信念,无论领先还是落后,始终保持着全力以赴的竞技状态。部分运动员带伤作战、逆境翻盘的事迹彰显了云南体育人坚韧不拔的品质,他们的表现不仅为奖牌榜添彩,更赢得了对手的尊重与观众的掌声。
体育强省迈新步
摔跤优势项目厚积薄发,成绩喜人。云南运动员龙佳在女子自由式68公斤级决赛中逆转夺金,李泽露在铜牌争夺赛中再添1枚铜牌;白继亮在男子自由式57公斤级比赛中、金文猛在男子自由式74公斤级比赛中分获铜牌,尽显云南在男子摔跤项目的整体实力。
本届全运会,云南代表团在竞技项目中的奖牌总数和全国排名上双双创造历史。这些成绩的获得,将进一步激发全省体育工作者的信心,为未来竞技体育发展、全民健身推广和体育产业融合注入强劲动力,也标志着云南竞技体育迈入新阶段,迈向“体育强省”的步伐更加强劲有力。
“体育强省”建设不仅推动竞技项目的提升,也促进了群众体育运动的发展。在全运会上,云南省轮滑代表队运动员李佳瑞表现惊艳,在自由式速度过桩项目中强势夺金。在群众赛事活动中,云南代表团夺得1金4铜,在展演类项目中荣获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展现了云南群众体育的发展成果。
第十五届全运会已落幕,云南体育的奋斗篇章仍在续写。28枚奖牌的背后,是运动员的汗水、教练员的付出、保障团队的支持,更是云南体育精神的集中绽放。站在新的起点上,云南体育将继续秉持“赛出精气神、拼出好成绩”的信念,为高原特色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再立新功。(记者 尹朝平 文 记者 周灿 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图)
责任编辑:罗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