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初冬的甘肃陇南官鹅沟景区,层林尽染,碧水潺潺。随着气温持续降低,当地已进入旅游淡季。
11月10日,立界村民宿老板赵张春送走了最后一批游客。“往年一过‘十一’就安静了,没想到今年有专程来赏红叶的。这延长的一个月,又为家里添了3万元利润。”他笑道。
自2022年晋升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来,官鹅沟声名远播,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在景区核心区域,散落着城关镇所辖的5个村。近年来,城关镇党委以党建引领文旅融合,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探索出一条“景村共建、产业共融、成果共享”的乡村振兴路径。
驱车进入官鹅沟景区,新修的娥嫚大舞台、便民停车场和造型古朴的路灯依次呈现,与周边山水和谐相融。“这几年,村里年年都有新变化,设施越来越完善。”立界村村委会副主任杨想平说。村中半数以上居民为藏族,尽管基础设施连年更新,但那些民族风情浓郁的榻板房被悉数保留,成为展示当地特色风貌的窗口。
近年来,城关镇多方筹措资金,完善旅游环线、提升房屋风貌、实施村庄亮化,并拿出真金白银扶持改造农家乐、农家客栈,帮助群众端稳“旅游饭碗”。
“大家吃上旅游饭,也不过这十几年的事。”赵张春回忆道。
90后赵张春毕业后辗转于江西、广东、浙江等地打工,看到家乡旅游业日渐兴旺,2018年,他决定留在家乡创业。“家门口就是主干道,机会就在眼前。”赵张春与家人合力经营民宿,自己负责接待,弟弟掌勺,父母整理客房。民宿从最初5间客房起步,如今已拓展至30间。赵张春本人也在快速成长,和一批90后从业者一样成为全村旅游业的中坚力量。2021年,他光荣入党。
在城关镇,像赵张春这样返乡创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城关镇党委常态化组织民宿经营者赴省内外旅游业发达地区学习。“每月还开展技能培训,邀请食药监、消防、文旅等部门的专业人员授课,帮助群众更快地掌握经营管理能力。”城关镇驻立界村干部张军良介绍。
为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实现共同发展,景区内4个村的党支部牵头成立文旅康养互助社,将分散经营的农家乐和民宿客栈组织起来。今年8月,又在互助社的基础上成立了旅游民宿协会,统一划分民宿等级、制定收费标准,并为起步较晚的客栈引导客源。
官珠沟文旅康养民宿协会会长李银贵解释:“协会能够统一调配客源、对接市场,并借助政府提供的平台外出推介,提升整体竞争力。今年已成功开拓新疆市场,淡季周末的入住率也能达八成以上。”
据统计,城关镇所辖景区5个村游客接待能力和水平持续提升,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今年旅游综合收入已超6500万元。2024年,立界村获评“省级乡村旅游标杆村”。
冬日的官鹅沟静谧而美丽。“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不变的初心。我们将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让城关镇的振兴之路更加宽广。”城关镇党委书记韩立宏说。
(本报记者 王冰雅 尚杰)
上一篇:【我在现场】“捕风”发电
下一篇:十五运会,见证中国体育事业新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