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既是成绩魔王、也是话题魔头,如果刘翔身处当下体育明星多元化评价体系
创始人
2025-11-22 04:26:16

(来源:上观新闻)

第十五届全运会 20 日圆满落幕,诸多体育明星上演的精彩较量,也给中国广大体育迷留下深刻印象,乒乓球、羽毛球、跳水等中国传统优势项目,更屡次上演 “神仙打架” 的名场面。

在笔者看来,粤港澳全运会在竞技体育、文化传播层面的一大显著特点,是外界对于中国明星运动员的评价体系展现多元化体系趋势,这是中国体育发展越发自信、自强的一种展现。

11月20日,亚军上海队成员樊振东(左)在颁奖仪式上与冠军北京队成员马龙握手致意。 当日,在澳门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乒乓球男子团体金牌赛中,北京队3比1战胜上海队,获得冠军。 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在全运会成年女排赛场,拥有梦幻阵容的江苏队以 3 比 0 轻取山东队夺冠,铜牌被福建队收入囊中。明星主攻朱婷领衔的河南队苦战五局,以 2 比 3 不敌卫冕冠军天津队,最终名列第六名收官,这已是河南队史全运会最佳成绩。虽然只是第六名,但作为超级球星的朱婷,在社交媒体人气十足。

朱婷相关的各种话题,在本届全运会期间时常冲上热搜,其中有些被顶到热榜的高赞评论,表明有一定数量的粉丝时刻支持。这些评论如:“别人打球是为了名利,朱婷打球是为了情义。她从河南农村走出去,成了世界巨星,却没忘了回头拉家乡排球一把。她不是回来当球星的,是回来当钢筋、当顶梁柱的 —— 这种‘富贵不能淫’的坚守,比任何冠军都动人。”

11月18日,河南队球员朱婷(前)赛后与球迷合影。 当日,在澳门进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排球女子成年组5-8名半决赛中,河南队3比2战胜北京队。 新华社发(张金加摄)

在全运会乒乓球赛场,历史上首次实现男女单冠军同时卫冕:男单方面樊振东战胜林诗栋成功卫冕,女单方面王曼昱战胜孙颖莎实现卫冕。说起来,王楚钦是世界男单排名第一的选手,但他在男单、男团连续两次不敌樊振东;作为女单世界第一的孙颖莎,也在女单决赛不敌王曼昱,连续两届全运会收获亚军。女团决赛,孙颖莎领衔的河北队也惜败陈梦所在的山东队。

总体来看,中国乒乓球明星选手的世界排名,和竞争更激烈、比赛水平更高的国内赛事成绩,并不是正相关关系。如果计算女单中国选手的国内冠军数量(全运会、全国锦标赛),王曼昱、陈梦、王艺迪、陈幸同和孙颖莎分别以 10、7、5、5、3 次展开排序。同样,因退出 WTT 排名的樊振东,在本届全运会两次击败王楚钦,展现出技战术层面的厚度和底蕴,同样表明世界排名还是具有一定的 “欺骗性”。

11月19日,冠军山东队成员陈梦(右)和亚军河北队成员孙颖莎在颁奖仪式上相互致意。 当日,在澳门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乒乓球女子团体金牌赛中,山东队3比2战胜河北队,夺得冠军。 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当然,和昔日 “成绩决定一切” 的单一评价体系不同,广大网友如今不仅仅只是通过成绩来评判运动员,选手们的努力付出得到了更多的尊重。金牌固然重要,但它不应该成为唯一的衡量标准。运动员们在比赛中的拼搏精神和不懈努力,同样值得被肯定和赞赏。

在十五运的舞台上,尽管朱婷、孙颖莎、王楚钦、吴艳妮等明星选手没有站上代表冠军的最高领奖台,但他们的努力付出依旧被自己的粉丝、拥趸和观众看到并报以理解。相比原本只用竞技成绩论衡量,本届全运会外界对中国运动员的评价体系变得越发多元和立体,无疑也是中国体育发展进步的微观切口。

11月20日,北京队选手马龙(左一)在赛后发布会上发言。 当日,在澳门进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乒乓球男子团体金牌赛中,北京队3比1战胜上海队,获得冠军。 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11月16日,观众在看台上观看比赛。 当日,在澳门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乒乓球女子单打金牌赛中,黑龙江队选手王曼昱4比2战胜河北队选手孙颖莎,获得金牌。 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在笔者看来,既永远强调实力为王,也依靠粉丝影响力传播体育文化,这种国内体育明星多元化的评价发展体系,可能是一种发展趋势,未来有待观察乃至值得欣慰。一方面,竞技体育还是成绩说话,实力才是评价一名运动员是否优秀的硬道理,这个金标准并没有改变。没有世界排名第一身份的樊振东在全运会男单实现卫冕,展现了老将丰富经验、攻防平衡程度的积累厚度;孙颖莎等世界排名第一的新锐力量,不仅在 WTT 的世界大赛中展现中国乒乓球风采,也依靠自身的吸引力让更多球迷前往中国澳门赛场加油助威,实实在在拉动了赛事的产业消费,扩大了体育文化传播、乒乓运动影响力的扩散。

同样,全运会女子 100 米栏项目,广东队选手刘景扬以 12.81 秒的成绩夺冠,四川选手吴艳妮 12.85 秒获得银牌,福建选手林雨薇 12.94 秒获得铜牌。黑马姿态的刘景扬颇有励志色彩,吴艳妮无缘金牌后在领奖台上哭得梨花带雨,也让很多支持她的网友动容。不管是场内较量还是场外花絮,恰恰都展现出竞技体育不可预测的巨大魅力,更是对这个相对冷门项目的最好普及、最佳推广。

2015年5月17日,刘翔(左)在退役仪式上和教练孙海平拥抱。 新华社记者凡军摄

11月19日,上海队选手徐卓一(左)和教练孙海平在颁奖仪式上。 当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田径项目男子110米栏决赛在广州举行。 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在全运会田径赛场,老帅孙海平执教的徐卓一帮助上海实现男子 110 米高栏的九连冠,让笔者想到了刘翔的人生轨迹。回顾刘翔的整个职业生涯,他一共参加了 48 次世界大赛,其中,获得了 36 次冠军、6 次亚军和 3 次季军。

刘翔不仅是中国体育田径史上,也是亚洲田径史上第一个集奥运会、室内室外世锦赛、国际田联大奖赛总决赛冠军和世界纪录保持者多项荣誉于一身的运动员。2023 年的国际田联 40 周年海报中,刘翔是唯一的中国人,并与世界短跑第一人博尔特并列,处于最前排的 C 位。毫无疑问,刘翔是 21 世纪以来最优秀的 110 米栏运动员,是中国体育史上最伟大的田径运动员,更是亚洲乃至国际体坛的巨星。

11月19日,四川队选手吴艳妮(左)和教练在颁奖仪式上。 当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田径项目女子100米栏决赛在广州举行。 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只是,刘翔的巅峰时代在近 20 年前,由于当时他承载着太多国人的期望,即便早就是 2004 雅典奥运会的冠军,但在 2008 北京奥运会、2012 伦敦奥运会两次因伤退赛,让他遭遇了太多的谩骂和诽谤,让他成为 “千夫所指”,有些人甚至将 “骗子” 这顶帽子扣在田径奇才的头上。直至退役,刘翔的 “待遇” 才归于平静,更准确地说,是他逐渐被人 “遗忘”;甚至当中国 110 米栏选手无法进入世界前三时,人们才恍然大悟:“我们欠刘翔一个道歉。”

在笔者看来,刘翔当年的遭遇,既是那个时代体育明星效应的一种社会投射的必然,也与当年对体育明星“唯成绩论” 单一评价标准不无关系。如果刘翔今年才20 岁,并在当下这个时代拥有20年前的优异成绩,他和团队完全可以在当下社交媒体主导舆论环境的背景下,既展现顶流的田径天赋,也可以轻松拥有千万粉丝,只要运营得当甚至可以轻松上热搜,更可以通过自家拥趸的强大数量、质量基本盘,对冲乃至影响相关体育公共新闻事件的舆论走向。不难发现,当下顶级中国体育明星的评价标准或也浮出水面:既要是竞技场的成绩魔王,也能是舆论场的话题魔头。

原标题:《观察:既是成绩魔王、也是话题魔头,如果刘翔身处当下体育明星多元化评价体系》

栏目主编:陈华 文字编辑:陈华 题图来源:新华社

来源:作者:为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外交部:日方应切实把对华承诺体...   新华社北京11月21日电(记者冯歆然、曹嘉玥)针对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最新涉华言论,外交部发言人毛宁...
车企鏖战广州车展 新科技重新... 转自:中国经营报中经记者 陈燕南 广州报道作为“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的压轴A级车展,第二十三届广州国...
市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宣讲团深...   本报讯 连日来,市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团前往各区各系统举行宣讲报告会,并与各界代表...
“女王”回归 热度不减   本报记者 李夏至  作为“港艺振兴计划”的代表作之一,日前回归的网剧《新闻女王2》再次证明了新港...
如果日本想重走军国主义老路最终...   本报讯(记者 刘晓琰)据报道,日本政府日前完成向美国返销“爱国者”防空导弹,这是日方对武器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