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世界从中国这届运动会看到了什么
创始人
2025-11-22 00:31:30

11月21日,中国第十五届运动会在深圳圆满落幕。历时近半个月的精彩赛事,新秀小将登峰、“全民全运”闪耀大湾区、“喜乐包”“大湾鸡”等生动表达,让人们记住了体育健儿的拼搏之姿,也感受到生动的文化创意。值得注意的是,关注热度不只在国内。一场国内体育赛事,何以吸引世界关注?“科技”“团结”“区域协同”,从外媒报道的这些关键词中,可以看出一些答案。

体育竞技在世界各地都极具吸引力,中国通过十五运会践行了奥林匹克精神。正如赛程之初有外媒说,如果好奇中国顶尖运动员接下来的两周都去了哪里,答案是全运会。今天,中国跻身世界体育强国,作为中国最大规模、最高水平的综合性运动会,这次十五运会汇聚了超过2万名参赛者,在34个竞技体育项目和23个群众体育项目中展开角逐,创造了8项世界纪录、5项世界青年纪录、13项亚洲纪录等,12个小项夺冠成绩超过巴黎奥运会冠军成绩,全面展示了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成就。与此相关的赛事组织能力和基础设施建设,无疑也都进入了国际社会关注的视野。

在外媒对十五运会的描述中,科技是一个亮点。人形机器人担任“火炬手”、化身“颁奖助理”,被外国记者津津乐道。从无空调制冷降温、室内精准定位座位到智能穿戴设备,“科技全运”元素随处可见。粤港澳的企业品牌和产品展示,也给了“湾区造”集中亮相机会。如果说赛事期间,十五运会是科技产品的舞台秀场,是数字中国的鲜活缩影,赛场之外,十五运会也吹响了科技产业奋起直追新纪录的竞技哨声。

一场大型比赛需要完善的统筹和紧密的协作。对于十五运会,中外媒体多用“史无前例”来形容,很大程度上聚焦于广东、香港和澳门三地联合承办。开创性的“湾区联办”模式,在我国全运会历史上是首次。来华观赛的世界泳联主席侯赛因实名点赞称,“跨区域办赛”值得借鉴推广。

6000多名内地人员赴港澳、3000多名港澳人员到内地参赛;赛事覆盖粤港澳19个城市,公路自行车赛途经港珠澳大桥、马拉松横跨深港,首创“一赛跨三境”和“无感通关”新模式……这些创新实践,不仅服务赛事,更打通了湾区通勤、物流与产业协作的关键节点,每个环节都凝聚着“同心协力”。正如有外媒所言,这远不仅是后勤保障层面的事,更是一种团结的象征。

作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高效协同,规则机制“软联通”持续深化,是“一国两制”在新时代新征程的生动书写。有人如此形容:先到广东喝早茶,看游泳比赛;再到香港吃鲜虾云吞面,看击剑比赛;再到澳门吃葡式蛋挞,看乒乓球比赛。“体育+”效应的持续释放,文化和科技、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都在十五运会期间结出硕果。国际社会也通过这种三地共同举办的方式,看到“一国两制”是一种不断被用于实践的制度创新。

十五运会成功举办,其意义已超越赛事本身,其影响力不止步于“闭幕”那一刻。国际社会通过这届运动会了解到,中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在过去20年增长了两倍、群众体育活动百花齐放,在感受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蓬勃生机和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分享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十五运会留下的不仅是精彩赛事,更是全民参与、共享发展的时代印记,是中华民族精气神的集中展现。当三地携手谱写的湾区乐章在“星辰大海”中奏响最后一个音符,它留下的不是告别,而是一个新征程的开始。

十五运会的举办,适逢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之后。“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支持港澳更好融入和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加强港澳与内地经贸、科技、人文等合作”。这些关乎发展的方案、目标、期许、努力,在一场体育盛宴中被清晰看见,并被赋予了生动诠释。这么看来,十五运会何尝不是观察“中国之治”的一个视角?中国这届运动会如此吸引世界关注,也就有了更好理解的答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问心三部曲》:人心与时代的精... 转自:长安街知事《问心三部曲》是当代中国现实题材创作中极为重要的成果,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深刻的反思性...
哈马斯:这是屠杀 据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和民防部门官员通报,以军11月20日凌晨再次在加沙地带发动空袭和炮击,约1...
高原清洁能源源网荷储联合实验室... 本报讯(记者 小蕊)11月21日,高原清洁能源源网荷储联合实验室揭牌成立仪式在西宁举行。该实验室的成...
及早识别流感避免防护误区 冬季是流感高发期。医生提醒,近期流感患儿就诊率明显增高,家长应及早识别流感和重症信号,避免几个防护误...
泽连斯基回应美国起草俄乌和谈“... 转自:宁波晚报当地时间21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发表对乌克兰民众公开讲话时称,乌克兰可能面临非常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