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今天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十四五”以来,我国新建国家计量基准34项,较“十三五”期间同比增长89%,多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其中,新建的“区域法表面与亚表面结构几何参数基准装置”在国际上率先攻克了物体表面微观三维形貌“测不准”和表面下深层缺陷结构“测不了”难题,在该领域实现国际领跑。
在航空航天领域,新建的“真空副基准装置”可精准测量比大气压小9个数量级的最低气压,为载人航天器密封测试、引力波探测器研发筑牢基础。
“激波管动态压力基准装置”和“脉冲动态压力基准装置”,填补我国阶跃和脉冲动态压力量值源头空白,解决航天航空装备、深空探测等领域阶跃和脉冲动态压力“测不了、测不准”的难题,为我国高端装备研发、极端环境下科学试验提供技术支撑。
辐射热流基准装置,可精准复现出每平方米1000—4000千瓦的辐射热流,可满足运载火箭等装备热流测试和耐高温材料热性能测试需求。
在深空探测领域,“微波亮温度基准”以千分之三的误差捕捉微弱辐射信号,助力卫星精准探测星球表面成分与地质活动,支撑行星科学研究。
在海洋勘探方面,“中频水声声压基准”通过激光干涉技术校准水声传感器,实现对水下潜航器、坠海飞机“黑匣子”的精确定位,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空气流速基准装置可精准捕捉到蝴蝶扇动翅膀级的微弱风速,有助于服务风电产业发展和国家“双碳”目标实现。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