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顶科技”)发布《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的报告书》,宣布拟以自有资金回购公司股份,回购金额区间为2亿元至4亿元,全部用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本次回购方案已获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回购方案核心内容
根据公告,本次回购方案的主要参数如下:
| 回购实施期限 | 2025年11月21日至2026年11月20日 |
|---|---|
| 回购资金总额 | 20,000万元(含)至40,000万元(含) |
| 回购价格上限 | 不超过124.15元/股 |
| 回购资金来源 | 公司自有资金 |
| 回购用途 | 全部用于员工持股计划 |
| 预计回购股份数量 | 1,610,955股至3,221,908股 |
| 占总股本比例 | 0.35%至0.69% |
在回购价格不超过124.15元/股的条件下,按资金上限4亿元测算,预计回购股份约322.1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69%;按资金下限2亿元测算,预计回购股份约161.10万股,占总股本的0.35%。具体回购数量将根据实施期间的市场价格确定,以实际回购结果为准。
资金实力支撑:货币资金超36亿元 财务稳健性无忧
公告显示,截至2025年9月30日,汇顶科技总资产为109.5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93.29亿元,货币资金余额36.20亿元,未分配利润68.06亿元。按回购资金上限4亿元测算,本次回购资金占公司总资产的3.65%,占净资产的4.29%,占货币资金的11.05%。
公司表示,本次回购不会对日常经营、财务状况、研发投入及债务履行能力产生重大影响。充足的货币资金储备和稳健的财务结构,为回购方案的实施提供了坚实保障。
股权结构与激励逻辑:强化员工绑定 提升长期价值
从股权结构变动来看,本次回购完成后,公司总股本不会发生变化,回购股份将存放于专用证券账户(账户号码:B882241499),待员工持股计划实施后进行过户。以回购上限322.19万股测算,回购专用账户持股比例将从目前的0.28%提升至0.97%(具体以实际回购数量为准)。
| 股份类别 | 本次回购前 | 回购后(按上限测算) |
|---|---|---|
| 总股本(万股) | 46,466.26 | 46,466.26 |
| 回购专用账户持股(万股) | 130.22 | 452.41 |
| 占总股本比例 | 0.28% | 0.97% |
公司在公告中强调,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旨在“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高度认可,增强投资者信心,进一步完善公司长效激励机制”。通过将核心员工利益与公司长期发展深度绑定,有望提升团队凝聚力和经营效率。
市场信心信号:股东增持计划叠加 无减持压力
值得关注的是,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部分高管在回购期间的增减持动态进一步释放积极信号。公告披露,截至董事会决议日,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持股5%以上股东未来3个月、6个月均无减持计划。
相反,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首席执行官张帆先生及部分高管在回购期间存在尚未完成的增持计划。其中,张帆先生计划在2026年4月8日前累计增持3000万至4000万元;总裁柳玉平、副总裁郭峰伟、董事会秘书王丽等高管计划同期累计增持1000万至2000万元。股东层面的增持承诺与公司回购计划形成合力,共同向市场传递对公司价值的信心。
潜在风险提示
公告同时提示了本次回购可能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包括: 1. 若回购期限内公司股价持续高于124.15元/股的价格上限,可能导致回购方案无法实施或部分实施; 2. 若受外部环境变化、临时经营需求等因素影响,回购资金未能足额筹措,可能导致方案调整; 3. 若员工持股计划未获董事会、股东会审议通过或激励对象放弃认购,已回购股份可能面临注销风险。
公司表示,将在回购期限内根据市场情况择机实施,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后续安排
本次回购授权期限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相关事项办理完毕之日止,公司管理层将根据授权在回购期内自主决策具体回购时机、价格和数量。若实施资本公积转增股本、除权除息等事项,回购价格上限将按规定相应调整。
作为国内智能终端人机交互领域的核心企业,汇顶科技此次回购计划不仅体现了对自身基本面的信心,更通过员工持股计划的长效激励机制,为公司长期发展注入动力。市场将持续关注其回购实施进度及员工持股计划的后续落地情况。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点击查看公告原文>>
上一篇:17岁实施敲诈勒索被判刑
下一篇:10月电力消费增速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