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曾伟 记者 程墨)“妈妈正为我的校服费用发愁,没想到学校帮我解决了这个难题。”从班主任手中接过崭新的校服时,文熙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作为建档立卡贫困生,文熙和班上34名同学一起,成为湖北省竹溪二中新学年新生校服费用减免政策的首批受益者。这温馨的场景,正是竹溪县教育局开展校服管理专项整治、用心办好民生实事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竹溪县教育局将校服工作作为重要的民生实事,以学生为本,聚焦减轻家庭负担,通过管理模式创新、成本严格管控与社会爱心联动,把校服这一“小事”办成了群众满意的“暖心工程”。
竹溪县倡导校服款式保持长期稳定,推动校服在不同年级、不同届学生之间循环利用。各学校设计具有校本特色的校服,减少因频繁更换款式或过度强调新旧造成的重复购置,既强化了学生的归属感,又延长了校服使用寿命,从源头上为家长节省了开支。
在校服采购过程中,竹溪县各校普遍成立由家长、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的校服遴选委员会,严把供应商准入关。同时,建立覆盖生产全链条的质量监管体系,坚决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校园。
为确保校服价格更亲民,县教育局后勤办牵头建立沟通协商机制,通过优化采购流程、扩大遴选范围、严格成本核算,推动校服价格实现实质性下降。以蒋家堰中心学校为例,夏季校服单价从2023年的104元降至2024年的95元,冬季校服单价从240元降至180元。
价格下降并未牺牲质量。通过引导企业改进工艺、提升管理,校服在面料舒适度与做工精细度上不降反升,真正实现“降价提质”。
原标题:湖北竹溪:“小校服”里的“大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