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公布2025年院士增选结果,分别选举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7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71人,共144人,院士队伍的年龄结构、学科、地区和行业布局进一步优化。
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数学物理学部14人,化学部11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3人,地学部9人,信息技术科学部11人,技术科学部15人。本次增选后,中国科学院共有院士908位。
新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11位,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9位,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10位,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12位,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7位,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6位,农业学部8位,医药卫生学部8位。本次增选后,中国工程院共有院士1002位。
胡海岚、赵书红等13位女性科学家当选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中,包含13位女性科学家,其中,中国科学院5人、中国工程院8人。
浙江大学女教授胡海岚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她自美国学成归国后,专注于脑的高级功能及相关疾病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她发现了社会竞争中“胜利者效应”的脑机制,揭示了后天经历经验可以通过重塑神经环路来改变先天弱势;从分子、细胞和系统等多层面对抑郁症的成因提出新的阐释,为研发更好、更安全的抗抑郁药物提供了新思路。近年来,她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国际神经科学组织凯默理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等。
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赵书红是崖州湾国家实验室生猪育种首席科学家。她长期致力于猪基因组学与育种研究,面向我国生猪基础研究和产业重大需求,解析了猪重要经济性状调控机制,研发了系列组学方法和工具,创建了猪整合组学基因挖掘技术体系,开发出多类自主知识产权的分子育种标记,建立全国产化猪基因组育种技术体系,选育和创制多个瘦肉猪新品系、优质黑猪新品种和基因编辑猪育种新材料,在猪组学技术与种质创新领域取得突出成绩。
清华北大共15位教授当选
在此次两院院士增选结果中,高校多位教授、学者成为新晋院士。
清华大学共有9人当选两院院士。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教授冯西桥、自动化系教授刘云浩、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教授孙宏斌、精密仪器系教授孙洪波、化学系教授李隽、地球系统科学系教授张强、材料学院教授林元华、化学工程系教授骆广生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李俊华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北京大学共有6人当选两院院士。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刘若川教授,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马丁教授,生命科学学院邓宏魁教授、瞿礼嘉教授,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陈衍景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季加孚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值得一提的是,本月初,2024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公布,北京大学教授邓宏魁刚刚获得突出贡献中关村奖。去年,他还曾摘得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他致力于开发调控细胞命运的新方法,并基于干细胞技术开发治疗重大疾病的新策略,建立了化学小分子诱导体细胞重编程的新体系,提供了细胞命运调控的全新手段,突破了功能细胞制备的关键瓶颈。在此基础上与临床团队合作,开展患者自体胰岛细胞移植治疗I型糖尿病临床研究,并初步实现功能性治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5位教授当选两院院士,戴子高、彭承志、徐铜文、舒歌群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枫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王晋军、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姚仰平、化学学院郭林、空间与地球科学学院施闯,共4位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上海交通大学新增4位院士,化学化工学院讲席教授张万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讲席教授房静远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集成电路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讲席教授张文军、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席教授孙宝德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新当选院士现“80后”,系北大数院副院长
公示信息显示,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平均年龄57.2岁,最小年龄44岁,最大年龄66岁,60岁(含)以下的占67.1%。
“80后”北京大学教授刘若川成为中国科学院此次院士增选中最年轻的当选者。
刘若川现任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数学科学学院副院长,中国数学会第十四届副理事长。刘若川的主要研究领域为算术几何与代数数论,在p进霍奇理论、p进自守形式以及代数K理论等当代数学的前沿方向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曾获首届“科学探索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北京市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中国数学会“陈省身数学奖”等。其中,他独立完成的“p进霍奇理论及其应用”项目获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宁德时代、比亚迪等民企首席科学家当选工程院院士
在此次院士增选结果中,来自宁德时代、比亚迪等民营科技领军企业的部分优秀专家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比亚迪集团首席科学家、汽车总工程师、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廉玉波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廉玉波长期致力于新能源汽车关键系统及整车研发工作,取得一系列核心技术突破。他作为第一主要完成人的项目“新一代电动汽车关键部件及整车平台自主研发与大规模产业化”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此次也当选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作为第一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项目“面向大规模产业化的动力电池研发与制造关键技术”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记者注意到,二人去年都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
新京报记者 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