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转自:中国市场监管报
近年来,山西省市场监管局在开展市场监管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中,充分发挥“星级所”示范引领作用,同时投入专项资金,重点开展“薄弱所”提质升级工作,取得成效。
精准画像,科学认定
摸清底数。为更全面掌握全省市场监管所基本情况,山西省市场监管局推动建立市场监管所“一所一档”,为每个基层所建立电子档案并定期更新升级,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明确标准。在认定上,该局明确“薄弱所”不能简单等同于零人所、一人所,而是在某方面有所欠缺又具备一定提升潜力的基层所。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涵盖硬件基础、队伍建设、履职效能、内部管理4方面的评估标准。
规范流程。该局按照“县级申报—市级核查—省级研判”的程序规范开展“薄弱所”审核认定。由县级局根据各基层所自查上报的突出弱项、困难和能力提升目标形成申报表,向市局申报。市局进行实地核验,通过查阅台账、现场核查、座谈访谈等方式摸清实际情况,进行审核推荐。省局采取材料审核和个别抽查相结合方式,综合考量区域特点、监管难度等因素,确定纳入“薄弱所”的基层所名单。
靶向施策,分类推进
山西省市场监管局针对各“薄弱所”的短板弱项,按照“分类推进、精准帮扶”模式推进“薄弱所”提质升级工作。
专款专用。该局协调省财政厅设立基层建设专项补助经费,每年735万元。资金由省财政厅直接下达各市、有关省直管县财政局,明确资金用途,加强资金监管,确保专款专用。
分类立项。该局按照成因将“薄弱所”分为“基础薄弱型”“能力不足型”“管理松散型”三类,进行差异化推荐立项,确保相应资源向最急需的领域倾斜。对办公场所、执法装备等基础设施薄弱的“基础薄弱型”所,补助资金重点保障基础建设和设施配备。对专业人才短缺、办案能力较弱的“能力不足型”所,促进人员能力素质提升,推荐相关基层所参与跨区域结对帮扶。对制度不健全、流程不规范的“管理松散型”所,推动其借鉴先进经验,重塑内部管理体系。
闭环管理,严格把关
山西省市场监管局构建起“量化考核、动态管理”的验收体系,确保此项工作成效落地落实。
建立评估体系。该局印发《关于加强中央财政补助市场监管专项经费绩效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县级局科学设定绩效指标,明确经费用途、预期产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量化指标,年底对经费使用情况、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自评;由市局审查县级局自评情况并组织现场评估验收;由省局进行抽查。
全程跟踪管理。市局对“薄弱所”提质升级情况进行全过程跟踪管理,一旦发现问题,现场反馈并明确整改时限。省局在举办“两化建设培训班”“所长精品示范培训班”时,为“薄弱所”单列名额、单设平台、单开课程,同时开展专题交流活动,促进相互借鉴、比学赶帮。
强化结果运用。山西省市场监管局将评估结果与基层所等级评定、评优评先及经费保障等直接挂钩,对评估获得优秀的基层所,优先推荐其参评“星级市场监管所”,给予专项经费奖励;对评估效果不理想的基层所,督促限期整改。
□许 锋 邸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