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
姓名:叶倞
年龄:46岁
寄语:身为景观设计师,自家小区更需倾注热忱全力改善。
修长的细叶芒抽着银白色花穗,挺拔的大麻叶泽兰枝头缀满粉色的小花……天气转冷,多数花卉已褪去芳华,但朝阳区奥运村街道北沙滩北社区懿品阁小区的一角却别有一番景致。这片引人驻足的小花园是由社区居民、景观设计师叶倞主导的“绿化实验”结出的硕果。
作为懿品阁小区的第一批住户,叶倞很早就留意到小区绿化“有点儿乏力”:土壤板结严重,许多绿植多次栽培后的效果不理想,达不到绿化目的。从事园林景观设计的叶倞动起了脑筋:何不利用自己的专业,为小区做一场“绿化实验”,打造一片能扎根生长的生态景观。
从2019年开始,叶倞自掏腰包,陆续购买了多种花卉种在小区的角落,她慢慢摸清了小区土壤的“脾气”和社区绿化管理的难点,筛选出一批耐贫瘠、好养护又具观赏性的植物品种。
随着叶倞绿地实验的不断推进,街道、社区、物业给了叶倞更多的支持:物业专门开辟了两块8平方米的栽植区,还提供人手帮忙,街道和社区提供了部分经费,生态实验开始以项目运作的方式持续推进。
“如今,实验已经迭代到2.0版本啦。”叶倞笑着说,2.0版本要精准解决小区绿化的三大难题:花期空窗、土壤板结难保水和杂草疯长。“今年我们以‘三季有花’为目标,提高了花床中的物种多样性,既要好看,更要好用、好养。”
2.0版本除了继续筛选花木品种,还对土壤进行了改良。常规种植花卉,开挖土壤深度在20厘米左右,她此次开挖达到了四五十厘米深,并在土壤下方填入树枝、落叶,土壤上方覆盖了由公园绿废腐熟而成的有机物。
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叶倞的“绿化实验”大获成功,解决了小区花园养护的难题,还实现了“低维护、高观赏”的目标。这16平方米的微景观成了社区里最火的“打卡地”,大家散步时会特意绕过来看看花、认认草,还有热心居民DIY了科普标识牌。
叶倞满心期待着绿化实验3.0版本的到来。“我希望更多邻居加入进来,大家群策群力、群养群护,让社区景观变得越来越美,也让邻里情在一草一木的滋养中不断升温。”叶倞说。本报记者 师悦
本版栏目征集线索
■社区达人:寻找您身边有专长的“隐藏高手”。
■温暖好邻居:您身边有没有“热心肠”,讲讲他们的故事。
■邻里新风尚:聚焦社区治理中的新鲜事、新动向。
■餐厅有好菜:关注社区食堂里受欢迎的菜肴。
如果您有相关线索,欢迎拨打本报热线电话:85202188、85202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