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观新闻)
今天,中国科学院公布了2025年院士增选结果。上海有3位科学家当选,他们是: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张万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房静远、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周俭。
张万斌院士在催化剂创制、反应设计、工艺开发等研究领域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实现了抗疟药物青蒿素、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抗癫痫药物布立西坦、抗肺结核药物贝达喹啉、大品种香料薄荷醇等多种手性化合物产业化合成的关键技术突破,并完成技术转让。其中,薄荷醇和布立西坦的高效不对称催化氢化合成工艺分别被万华化学和奥锐特药业采用,已建成工业化生产线。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张万斌
他已发表SCI论文3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50余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上海市产学研合作优秀项目奖特等奖、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等多项奖励。
房静远院士从事胃肠癌及癌前疾病诊治的临床工作,推动消化内科疾病精准诊治与分子机制研究,在国际上率先证实了可通过分析肠菌判断大肠癌术后化疗效果与预后,并率先证明了叶酸、小檗碱、他汀等传统药物具有预防胃肠癌的作用或机制。
中国科学院院士、仁济医院副院长房静远
他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两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他承担国家一流课程,主编了全国统编教材《消化系统》以及《整合大肠肿瘤学》《表型遗传修饰与肿瘤》两部医学专著,还担任中文期刊《胃肠病学》主编工作。
周俭院士从事肝胆肿瘤研究34年,主刀1万余例肝胆肿瘤切除和肝移植手术,发明3项国际首例创新术式——“成人—儿童废弃肝肝移植术”“活体亲属肝+废弃肝双供肝移植”“废弃肝肝移植联合ALPPS术(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医院院长周俭
他5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已发表SCI论文141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1件,转化20件,部分已在临床应用。他与樊嘉院士共同创建的miRNA肝癌早期诊断模型已转化为临床应用的试剂盒,总检测量超过500万例次,使极早期肝癌的检出率相对传统标志物提高了55%。他带领团队建立了基于液体活检和组学平台的肝癌个体化诊疗新策略,经治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国际领先,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此次增选后,人事关系在上海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共109人。
原标题:《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结果公布,上海3位科学家当选》
栏目主编:黄海华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俞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