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警务+”实现水清岸绿
创始人
2025-11-21 07:56:53

(来源:南湖晚报)

转自:南湖晚报

  N通讯员 黄凯洁

  “孙警官,你们今年的生态保护工作做得真好!”近日,海盐县公安局于城派出所副所长孙振伟在辖区走访时,一位村民指着清澈的河道感慨道。

  海盐县于城镇水网密布,水产养殖业发达。今年以来,于城派出所联合镇政府率先探索生态警务提质扩面,将“生态警务+”延伸至水域生态治理领域,通过机制创新、多方联动,全力绘就“水清岸绿”新画卷。

  “水陆空”协同

  织密立体巡查网络

  近日,于城镇三联村北邱家浜水域发生一起非法电鱼案件,得到了快速而精准的处置。从群众举报到派出所民警和海盐县农业农村局行政执法队联动出击、现场取证并控制嫌疑人,整个过程不到半小时。这起案例成功处置的背后,是于城派出所创新升级“生态警务”模式,在打击电捕鱼违法行为方面所呈现出的高效响应与协同作战能力。

  据了解,于城派出所采取“动态巡逻+夜间突袭”模式,与海盐县农业农村局建立联勤执法机制,形成“属地+部门”两级联动打击合力。涉渔线索实现30分钟内快速响应,重大案件启动所队联动,全面提升执法效率。

  在防控手段上,持续加强装备建设,目前正配备一艘警用艇,专项用于水面巡查与电捕鱼打击,提升水域联合执法机动性。同时,指定专人视频巡查机制,在派出所联勤指挥舱设立“生态视频巡查专岗”,全天候24小时专职轮巡重点河道监控。

  此外,于城镇作为全县政务无人机试点乡镇,后续将布设5个飞行站点,逐步构建“天空巡查+陆地监控+水面巡逻”的立体化防控模式,实现全时段、全流域监管。

  强化宣传引导

  推动“执法+共治”双向发力

  在保持铁腕整治的同时,注重柔性执法,对情节轻微的违法者,要求其参与增殖放流、河道清理等劳动,强化教育效果。

  同时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全民护鱼的良好氛围。警力有限、民力无穷,于城派出所推出“水域警长制”,由来自各个村(社区)的义警队员,如党员、志愿者、学生、企业员工等担任“水域警长”,他们熟悉本地环境,通过专业培训后,迅速成为生态保护的中坚力量。民警每周不定期带领“水域警长”对重点水域开展巡查,并在河边商户设立“护鱼信息点”,张贴举报二维码,形成群防群治合力。

  非法捕捞等行为严重破坏水域生态环境,自“生态警务”模式升级以来,电捕鱼防控效能显著提升,响应速度和处置效率得到明显加强。

  “接下去我们将持续推进‘生态警务+’水域综合治理,常态化开展非法捕捞打击工作,发挥‘水域警长’优势,切实守护水域生态环境,实现水清岸绿。”于城派出所副所长孙振伟介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11月20日黄金股票ETF(1... 11月20日,黄金股票ETF(159321)跌1.08%,成交额1568.87万元。当日份额减少50...
11月20日油气资源ETF(1... 11月20日,油气资源ETF(159309)跌1.57%,成交额861.02万元。当日份额增加100...
11月20日科创芯片ETF博时... 11月20日,科创芯片ETF博时(588990)跌1.02%,成交额4716.52万元。当日份额增加...
11月20日上证50ETF天弘... 11月20日,上证50ETF天弘(530000)跌0.36%,成交额99.53万元。当日份额减少10...
特色产业兴 县域经济强 (来源:唐山劳动日报) ▲高新区智能特种机器人产业集群紧紧围绕“着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特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