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辽宁省自然资源厅正式印发《辽宁省自然资源系统打造最优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下称方案),提出11个方面25项具体举措,全面优化自然资源领域营商环境,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全周期服务护航重大项目
方案明确建立重大工程“专属管家”机制,从红线划定到竣工验收提供全程帮办、容缺受理服务,支持重点产业项目参照重大工程管理。
省、市、县三级自然资源部门将联动推出“服务包”制度,涵盖规划调整、用地用海保障、矿业权审核、土地供应等多个模块,领导班子成员分片包干重点企业,确保“无事不扰、有求必应”。
智慧审批重构要素保障体系
通过“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原则,辽宁将统筹配置土地、林草、海洋等资源,推动建设用地数字化审核,形成“数据自动调取、材料线上核验、模块智能审核”新模式。在土地供应方面,将推行混合产业用地供给,实施先租后让、长期租赁等多元供地方式。工业用地可带产业准入条件招标拍卖挂牌,支持产业链关键项目整体供地。支持工业项目分期支付土地价款,首期按不低于50%的比例缴纳土地出让价款,剩余价款在出让合同生效之日起一年内全部缴清可不计利息。
陆海统筹强化要素保障
针对海洋经济,支持利用“未批已填”类区域项目预评审合并审查,推动石化、海工装备等重点产业在已填成陆区域选址。推动养殖用海不动产权证与水域滩涂养殖证“两证同发”,沿海市需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同时建立建设用地压覆矿产资源前置评估机制,从源头规避开发风险。
数字赋能提升服务效能
不动产登记将实现与税务、住建部门系统互通,力争1个工作日内办结常规业务。依托省级国土空间信息平台,面向社会提供线上不动产登记和地籍数据查询服务。
测绘地理信息服务推出高程/深度基准转换模型,解决陆海测量数据标准不统一难题,“天地图·辽宁”平台将融合多部门专题数据支持数字政府建设。
法治护航构建公平市场
方案建立政策制定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开展“净源”专项清理行动,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资源。推行“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执法,完善“包容审慎监管清单”,对轻微、首次违法经营主体给予自我修正机会。同时常态化开展政策文件清理,将企业需求转化为政策优化抓手。
此次出台的25项举措涵盖资源保障、审批改革、法治建设、数字服务四大领域,形成全链条政策工具包,标志着辽宁自然资源领域营商环境建设进入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新阶段。
实习生 陈卓 布阿依谢姆 刘思思 本报记者 赫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