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风驭雾!宁波舟山港解锁气象密码 半年“抢”出1.6亿元
创始人
2025-11-21 06:57:42
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孙肖/摄)

  巨轮破浪而来,桥吊有序装卸。

  前天,强冷空气裹挟着10级大风掠过东海,全球第一大港宁波舟山港的作业却一丝未乱。就在这片繁忙与寒意中,港口见证了一项新纪录的诞生,本月中旬,宁波舟山港精混矿年作业量突破1000万吨大关。

  极端天气下的从容,源于一场静默的效率革命。据宁波海事局相关数据统计,仅今年上半年,港口就“抢”出200小时宝贵的作业窗口,多接驳1.9万艘次船舶,折算货物吞吐量3700万吨,直接经济效益达1.6亿元。这一切,得益于一套名为“程式化预警预控系统”的气象密码,它推动这座东方大港从“听天由命”迈向“人天协同”。

困局:当世界第一大港遇上“靠天吃饭”

  “宁波舟山港要保持世界第一大港的地位,前些年可以依靠新建码头泊位来满足增长需求,但现在岸线资源越来越少,只能靠精细化管理和服务为港口增加靠泊时间窗口。”宁波海事局船舶交通管理中心副主任黄林林指着港区沙盘,道出港口持续发展的瓶颈。

  沙盘清晰展示了港区的“软肋”:一个典型的“口袋型”港口,码头泊位集中在“腹地”,进出港航道皆为狭水道,最狭窄的虾峙门航道仅有400余米宽。加上潮水影响,大型船舶和危险品船舶的进出港与靠泊时间窗口受限。

  “这带来三大挑战:一是水流急;二是受风影响大——去年大风管制有五六十天;三是受岛屿地形影响,易生‘神出鬼没’的团雾。”黄林林说,“船舶运输,某种程度上是‘靠天吃饭’的产业。”

  面对恶劣天气,传统管理要么“一刀切”按预报全线停摆,造成巨大浪费;要么依据固定点实测,导致船舶进港后无法靠泊又折返,既耗油又不安全。破解效率与安全的两难命题,成为港口必须攻克的难关。

破局:从“单点感知”到“智慧预警”

  答案,就藏在“程式化预警预控系统”中。气象、海事、港口三方深化合作,推动港口作业从“被动等风”转向“主动破风”。

  精准测风,打破高度壁垒。“不同船型受风高度差异大。集装箱船的受风高度有70多米,一些小船只有十几米。”黄林林举例道。如今港区布设的测风雷达,可垂直扫描0米至300米范围内不同高度的风速,实现“一船一策”的精准管理。

  立体扫雾,穿透航行盲区。应对团雾,港口引入测雾雷达。“它不再监测一个‘点’,而是扫描一个‘扇形面’。”黄林林说,“我们可像‘指挥官’一样,引导船舶‘穿缝而过’,‘挖’出安全航路。”

  实测精准,预报也在实战中不断提升。系统通过算法,持续接收船舶反馈的实际海面能见度数据,反向修正预测模型。目前,系统对大风预测准确率已超86%,对海雾预测准确率逼近70%。

  智慧延伸,构建预警网络。宁波市气象服务中心副主任孔扬补充道,除大风、海雾外,气象部门还研发了“临港危化企业雷电靶向预警系统”,实现雷电精准“狙击”,并构建强对流三道警戒圈预警体系。“我们基于RPA、AI和大数据等技术,研发了气象数字员工‘天机’机器人,已覆盖317个跨部门工作群,服务应急管理、海事航运等20余个场景,已推送预警信息近10万条。”

成效:“时间红利”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精准预测带来宝贵的“时间红利”。黄林林算了一笔账:通过提前5小时研判,每次大风过程能为宁波舟山港增加6小时有效作业窗口。

  面对港区400多个码头泊位,这“时间红利”累积成惊人的经济效益。据统计,今年1月至6月,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雾航管制次数同比下降10%,大风管制时长同比下降20%,增加200小时靠泊窗口,保障1.9万艘次船舶安全进出,折算货物吞吐量3700万吨,直接经济效益达1.6亿元。

  精准气象服务更在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类似的保障案例贯穿全年:天然气运输船“索拉瑞斯”号、“阿波罗尼亚”号等在精准气象预警的助力下按期靠泊。2024年,气象预警助力宁波舟山港集装箱码头总体准确率提升31.6%,新增可作业时长98小时,直接创造经济效益3.7亿元。

共赢:从效率提升到全球信任

  系统价值不仅获得内部验证,更赢得全球航运巨头认可。11月上旬,冷空气侵袭东海时,地中海航运(MSC)原本决定让船舶避风。

  “我们立即进行了深度沟通。”宁波舟山港调度中心副主任连胜回忆道,“详细展示预警预控系统分析,解释宁波舟山港‘口袋型’港口的独特优势——虽然外海风急,但港区内因群岛遮蔽,风力小1级到2级。同时,提供了精准到分钟级的风力趋势和码头安全预案。”

  科学分析和可靠数据最终说服MSC总部。MSC船舶选择信任港区研判,依计划顺利进出。“一艘大型集装箱船日租金达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美元。”连胜说,“顺利靠泊既保障港口生产,也让船公司及货主避免了巨大的链式损失。这是气象服务通过港口向全球产业链赋能的有力体现。”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驾驭,从“望天兴叹”到“知天而作”,宁波舟山港借助气象密码,成功将影响效率的变量转化为提升竞争力的增量。在这片繁忙的海域上,气象不再制约生产,而是化身保障安全、提升效率、服务全球贸易的“护航员”。这正是宁波舟山港面向未来,迈向更高效、更智能的世界一流强港的底气所在。

  宁波日报 甬派客户端 记者孙肖 通讯员张钤 王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艾伯维:美国FDA批准EPKI... 格隆汇11月21日|艾伯维宣布EPKINLY(epcoritamab-bysp)——一种皮下注射的T...
富国智鑫行业精选股票(FOF-... 11月21日,富国智鑫行业精选股票(FOF-LOF)A公告称,增聘张翔为基金经理,与张子炎共同管理该...
凯美特气股价涨7.04%,交银... 11月21日,凯美特气涨7.04%,截至发稿,报24.17元/股,成交18.80亿元,换手率11.6...
以笃行绘成长,以专业赴远方——... 有人说,时光最动人的力量,是见证每一个平凡目标慢慢落地:可能是初入职场时,为第一笔存款规划的小小心愿...
华钰矿业股价跌5.04%,国联... 11月21日,华钰矿业跌5.04%,截至发稿,报29.57元/股,成交7.30亿元,换手率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