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相伴30载
创始人
2025-11-21 06:50:38

(来源:黑龙江日报)

转自:黑龙江日报

作者生活照。

作者父子阅读《黑龙江日报》。

□白执君

《黑龙江日报》创刊80周年的征文启事,像一把钥匙,轻轻打开了我记忆的闸门,那些与新闻为伴的美好往事,瞬间鲜活起来。

我的新闻之路,从最初的业余爱好到后来的专职深耕,一晃已是30余载。这30年里,我与《黑龙江日报》朝夕相伴,是这份报纸的吸引力,带我步入新闻殿堂。这份相伴,最终沉淀为沉甸甸的收获:我累计在省市新闻媒体发表文章1400余篇,精心整理的报刊剪集达12本,在各级新闻大赛中斩获奖项31项,连续7年获评《黑龙江日报》优秀通讯员。其中,我采写的《县委书记“啃”亏损大户的硬骨头 副局长不当“太平官”领办企业》一文,更是得到时任省长的亲笔称赞——“甚为精彩!”这篇报道还获得“全国计划单列市党报头条新闻竞赛二等奖”的殊荣。

30多年时光匆匆而过,如今再回望这段与《黑龙江日报》同行的旅程,心中满是欣慰与感恩。我愈发清晰地感受到:是《黑龙江日报》一手打造了我,用平台与机遇成就了我,更助力我圆了扎根新闻、服务家乡的人生梦想。

为了实现我的新闻梦,我利用闲暇时间开始写作。由于写得不专业、事件也不感人,一封封稿件邮到报社又被退回来。报社退稿时还附上一封信,鼓励我继续写。省报编辑部及时给我寄来了《黑龙江通讯》,我认真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在劳动中有感创作的一首小诗《田间》终于在《黑龙江日报》农村版上刊登了。接到编辑邮来的报纸,我高兴极了,一遍又一遍地看,兴奋得睡不着觉。

紧接着,省报又给我刊登了两篇报道。这时,呼兰县委宣传部通讯组负责人王智到郭堡村看望我并透露说,黑龙江日报社通联部的黄河老师打来电话,向县里介绍我热爱新闻和坚持写稿的情况,并嘱咐要重点培养,这令我倍感温暖。1970年秋季,在黑龙江日报社通联部黄河老师的邀约下,我参加了《黑龙江日报》第六期工农兵通讯员培训班。在省报培训的3个多月里,我学到了很多新闻写作知识,后来又多次参加了省报和农村报举办的通讯员学习班。我结识了很多黑龙江日报社的编辑和记者,并逐渐和大家成为了好朋友。

在省报编辑老师的帮助下,我不断进步提高。1982年我调进了呼兰县委宣传部,做专职新闻干事和新闻报道组长,后来又担任记者站站长。

从1968年业余写稿至2001年退休,我在新闻行业耕耘了30余年。30年间,我经常去省报送稿,现场聆听编辑老师们的教诲。这期间我的写作能力不断提升,也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与《黑龙江日报》相伴的30年,早已让这份情谊超越了工作往来。我有幸结识了报社各部门的编辑与记者,他们热忱、严谨、平易近人。是他们不厌其烦地帮我打磨稿件,悉心将稿件安置在合适的版面;是他们手把手地引路,带我踏入新闻写作的大门;更是他们点燃我“为家乡呼兰鼓与呼”的热情,让我在每一次见报的喜悦中,都满溢着幸福与感动。

这份与《黑龙江日报》的缘分,如今也有了新的延续——我的儿子白铭波接过了我手中的笔,他也成长为家乡呼兰的一名新闻工作者,续写着与《黑龙江日报》的友谊。2021年,省报策划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呼兰河传》系列报道,还特意报道了我们父子的故事,称我们是“为呼兰写日志的人”,这份认可更让我们全家倍感珍视。

值此《黑龙江日报》80华诞的喜庆时刻,我心中满是欣慰、骄傲与自豪。感谢这份报纸,成就了我的新闻梦想,也打造了我们的“新闻之家”;感恩这份报纸,照亮了我的人生轨迹,更让这份与文字、与家乡、与真情有关的缘分,得以代代相传。

(作者系哈尔滨市呼兰区委宣传部退休干部、黑龙江省萧红研究会会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瑞迪智驱11月20日获融资买入... 11月20日,瑞迪智驱跌1.51%,成交额3271.67万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瑞迪智驱获融资买入额...
科力装备11月20日获融资买入... 11月20日,科力装备跌0.48%,成交额1883.55万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科力装备获融资买入额...
铜冠矿建11月20日获融资买入... 11月20日,铜冠矿建跌2.01%,成交额2821.70万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铜冠矿建获融资买入额...
壹连科技11月20日获融资买入... 11月20日,壹连科技涨8.72%,成交额5.47亿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壹连科技获融资买入额675...
赛分科技11月20日获融资买入... 11月20日,赛分科技涨0.70%,成交额7115.39万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赛分科技获融资买入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