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遵义市绥阳县加快推进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以稳定可靠的水源保障,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水动力”。
初冬的黔北山区寒意渐浓,绥阳县黄杨镇金子村的供水工程施工现场却是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有的忙着搬运供水管道至铺设线路上,有的仔细清理着将要铺设管道的沟壕,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以前我们吃水难,喝的都是‘望天水’。”黄杨镇金子村村民青开福说:“后来,政府从后塘坝牵了水管过来,先把水引到半坡的水池里,我们再抽上来用,可到天干时节水还是不够用。现在好了,政府把管道彻底整好了,用水方便多了。”
长期以来,黄杨镇部分村寨居民用水主要依赖山泉溪流,水源不稳定、抗旱能力弱。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规划投资2000余万元的黄杨镇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正式启动。该工程通过优化整合区域水资源,构建从源头到龙头的全流程供水体系,助力群众彻底告别“靠天吃水”的历史。
“黄杨镇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总管长60公里,覆盖洗马池村、金子村、天坪村、群裕社区,惠及群众14000余人。目前,项目采取多点同步施工的方式,现已完成15公里水管铺设,在工程期间,我们保质量、保安全、保进度,全力推进工程项目建设。”黄杨镇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项目负责人陈涛介绍。
据了解,黄杨镇规模化供水工程预计明年一季度正式通水,这只是绥阳县推进农村供水保障工程的一个缩影。为全面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该县持续加大投入,2025年将完成4个规模化供水项目建设,总投资达7800余万元,惠及8.8万农村群众。
(谢国欢 冷香琴)
上一篇:精准把脉找对路
下一篇:昆明新增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