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敖子棋
黔西南州普安县云雾深处,片片茶园依山而卧,茶农背着竹篓,手指在茶垄间翻飞,娴熟采摘夏秋茶茶青,“往年主要就忙一季春茶,现在采收期能一直忙到11月。”
曾经,因受市场、工艺和加工条件限制,大部分茶企主要以收购“明前茶”和少量高端红茶为主,而产量较大的夏秋茶茶青通常被加工成廉价的“大宗茶”,茶农积极性受挫,不少人在春茶采摘完毕后选择外出务工。
“我们不仅要春茶的‘金芽’,也要让夏秋茶变‘金叶子’。”省人大代表、贵州省怡丰原生态茶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晁忠琼坦言,给大量的夏秋茶茶青找到最优解,就是为茶农增收、为乡村振兴谋出路。
上千次调试、三年潜心钻研,晁忠琼及团队与贵州大学共同研发,针对茶青品种、质量、气温及加工工艺等关键因素试制上千斤茶叶,成功解决夏秋茶加工名优红茶外形不佳、口感苦涩的难题,让夏秋茶茶青身价翻了几番。
“坚守茶事初心,只为一杯好茶。”这是属于晁忠琼的工匠精神,更是她的行动指南:在普安县罗汉镇开辟5000余亩生态茶园;深度挖掘普安茶历史和茶文化;带着“普安红茶”远赴俄罗斯、英国倾情推介……
在晁忠琼看来,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与做出一杯好茶同样重要:通过“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模式,带动3000多户茶农种植万余亩茶叶,实现户均年增收2万余元;借助东西部协作项目,让2万多名搬迁群众每年享受30万元以上的集体收益。
年复一年,晁忠琼的履职笔记上,写满对茶产业的深切关注:从建议建设茶酒文化融合交流中心,到健全茶产业链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从建议进一步提升普安红茶的品牌度、曝光度和影响力,到建设高质量、高标准“万亩”茶园……
当前,晁忠琼正细致梳理一年调研的收获,这些凝结着茶山晨露与乡亲期盼的文字,将走向更宽广的天地,为党委政府提供鲜活热烈的决策参考。
上一篇:天津队冲击最后一金
下一篇: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